核心观点 - 锂电产业链保持高景气度,供需格局优化,价格触底回升,维持新能源汽车行业“推荐”评级 [2][3][4] - 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表现强劲,10月产销分别完成177.2万辆和171.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1.1%和20%,1-10月累计产销同比分别增长33.1%和32.7% [3][47] - 产业链部分环节价格显著上涨,如碳酸锂周涨6.0%,六氟磷酸锂周涨24.7%且年初至今上涨142.4%,显示需求强劲、供给偏紧 [31][34] - 投资策略聚焦主材及新方向,主材推荐宁德时代、尚太科技等,新方向看好机器人、液冷散热、固态电池等领域的阿尔法品种 [4][79] 行情跟踪 - 行业指数表现分化,本周新能源汽车指数下跌1.11%,但锂电池指数上涨5.57%;年初至今电力设备行业指数上涨51.14%,跑赢沪深300指数33.52个百分点 [5][18] - 细分指数中长期表现强劲,截至2025年11月16日,锂电池指数、储能指数、新能源汽车指数年初至今涨幅分别达77.57%、65.75%、49.80% [22] - 个股层面周度表现差异显著,华盛锂电、海科新源周涨幅分别达79.6%、71.4%,而欣旺达、可川科技周跌幅分别为12.1%、11.5% [5][26] 锂电产业链价格跟踪 - 锂盐价格普遍上行,碳酸锂报价8.52万元/吨,周涨6.0%,年初至今上涨13.6%;氢氧化锂报价7.65万元/吨,周涨1.3% [31][34] - 关键材料六氟磷酸锂价格大幅上涨,本周报价15.15万元/吨,周涨幅高达24.7%,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42.4% [31][34] - 钴价表现强势,长江有色钴报价39.7万元/吨,周涨3.4%,年初至今大幅上涨133.5%;正极材料如磷酸铁锂周涨1.4% [31][34] - 隔膜、铝塑膜等环节价格保持稳定,湿法基膜(9μ)报价0.76元/平方米,干法隔膜(14μ)报价0.43元/平方米,均与上周持平 [38] 产销数据跟踪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10月产销分别为177.2万辆和171.5万辆,同比增长均超20%,1-10月累计产销均超1290万辆,同比增长超32% [3][47] - 主要车企销量表现分化,比亚迪10月销量44.2万台同比下滑12%,而蔚来、小鹏10月交付量分别为4.04万台和4.20万台,同比大幅增长93%和76% [51] - 动力电池装机量快速增长,10月装车量84.1GWh,同比增长42.1%,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67.5GWh,占比80.3%,同比增长43.7% [66] 行业动态 - 政策端出现重要调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将于2026年起由全额免税变为减半征收,预计将推动年底前消费高峰 [68] - 技术标准持续完善,公安部就《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新增对“单踏板”制动、动力电池定向泄压等安全要求 [69] - 新兴领域发展迅速,小鹏生态企业汇天航空航天科技飞行汽车工厂进入试产,具备万辆级产能;文远知行获阿联酋L4自动驾驶商业化牌照 [68][70] -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中国一汽、江淮汽车等车企密集发布人形机器人招标,目标在装配、物流等环节实现替代 [71] 重点公司公告 - 产业链合作深化,海科新源与昆仑新材签署战略协议,锁定未来三年电解液溶剂供应合作,预计总量达596,200吨 [73] - 产能扩张持续推进,尚太科技拟投资约40.7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赣锋锂业阿根廷PPGS锂盐湖项目获环评批准 [73][74] - 长期战略合作落地,海博思创与宁德时代签订十年期战略协议,约定2026-2028年累计采购电量不低于200GWh [75]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 - 行业维持“推荐”评级,基于需求旺盛、政策呵护、资本开支收缩带来的供需格局优化,判断产业链价格已触底修复 [4][78][79] - 投资主线明确,主材环节推荐宁德时代、尚太科技、湖南裕能等;新方向聚焦机器人、液冷散热、固态电池领域的阿尔法品种 [4][79] - 具体看好浙江荣泰(机器人)、强瑞技术/申菱环境/飞荣达/捷邦科技(液冷散热)、深圳新星/豪鹏科技/纳科诺尔/利元亨(固态电池)等公司 [4][79]
锂电产业链保持高景气度,多环节价格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