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北交所开市四周年:专精特新“沃土”深耕不辍,打造新质生产力“新引擎”
开源证券·2025-11-16 20:44

核心观点 - 北交所开市四周年已发展成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的主阵地,上市企业282家,总市值9008.35亿元,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高达90.07%[2] - 随着北证50ETF等指数化产品的推进,北交所正经历从流动性改善到投资生态重构的转变,2025年上半年公募配置规模达98.92亿元,创历史新高[2] - 当前投资策略建议关注北证50成分股中的绩优股及科技成长次新股,尤其聚焦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链,如信息技术、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等[3] 北交所开市四周年的市场概况 - 截至2025年11月14日,北交所上市企业累计282家,总市值9008.35亿元,平均市值31.94亿元,显著低于创业板(126.11亿元)和科创板(175.43亿元)[2][22] - 企业市值分布集中,20-40亿市值企业数量最多,达125家,占比44.33%[13] - 2025年初至今新上市企业20家,近期发行审核节奏有所提高[2][24] - 排队企业质量较高,2024年归母净利润均值达9900.89万元,其中净利润超5000万的企业有157家,占比92.90%[28] “专精特新”与产业链布局 - 北交所是“专精特新”企业聚集地,相关企业共254家,占比90.07%,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52家,占比53.90%[2][33] - 拥有单项冠军企业59家,占比20.92%,其中国家级单项冠军12家,占比4.26%[2][33] - 企业按产业链划分为5大方向、21条产业链,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链包括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生物制造、商业航天等[2][37][44] 市场流动性与机构参与度 - 经历三轮行情后,北交所流动性显著改善,当前换手率整体高于科创板并略高于创业板水平[2][42][47] - 2025年11月10日至14日,北证A股日均成交额213.80亿元,日均换手率4.52%[60] - 机构参与度提升,2025年上半年参与北交所投资的公募机构增至39家,重仓配置规模98.92亿元,配置占比0.17%,均创新高[2][45][46] - 北证50指数基金规模达122.80亿元,跟踪产品数量62只,指数化投资趋势明显[2][49] 当前市场表现与估值分析 - 截至2025年11月14日当周,北证50指数报1514.20点,周跌幅0.56%,市盈率(TTM)为71.80X;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报2500.55点,周跌幅1.24%,市盈率(TTM)为80.59X[3][62] - 北证A股整体市盈率(TTM)为48.61X,与创业板估值差缩窄至5.77X,与科创板估值差扩大至-24.18X[54][55] - 分行业看,高端装备、信息技术、化工新材、消费服务、医药生物五大行业的市盈率(TTM,剔负)分别为42.32X、89.36X、47.71X、56.69X、38.99X[3][74] 新股上市与IPO审核动态 -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1月14日,北交所共有43家企业新上市,发行市盈率均值13.76X,首日涨幅均值267.42%[88][92] - 2025年上市的20家企业首日涨幅均值达324.61%,其中丹娜生物和中诚咨询首日涨幅分别为497.08%和170.08%[88][95] - 近期IPO审核动态:农大科技、通宝光电2家企业过会;爱得科技、通领科技、兢强科技3家企业待上会;16家企业更新状态至“已问询”[3][118] 新三板市场现状 - 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先增后减,截至2025年10月底为6055家,总市值23918.50亿元,市盈率16.91倍[100][103] - 市场流动性及融资能力待改善,2025年10月月成交额均值55.78亿元;2025年初至11月14日定增募资总额39.70亿元[108][113] - 挂牌企业行业分布广泛,软件服务、机械、硬件设备、化工、企业服务等领域企业数量占比均超过5%[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