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计算机行业基本面在2025年第三季度迎来拐点,行业有望在2026年因AI商业化落地和基本面修复而迎来重估 [2] - 2026年投资策略强调“AI化比数字更重要”,主要看好国产算力、海外算力&存力、云计算、IDC以及应用链(Agent和国产人形机器人)等细分赛道 [3] - 全球AI产业进入正循环,海外科技巨头持续加大资本投入,国内AI商业化落地加速,国产替代进程深化 [3][15][65] 行业基本面与市场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计算机行业整体收入达11533.72亿元,同比增长6.93%,扣非归母净利润达203.14亿元,同比增长18.45%,云基建、AI、信创板块表现突出 [2]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募基金对计算机行业的持仓占比为2.86%,维持低配,同比微降0.02个百分点,前五大重仓股为金山办公、中科曙光、科大讯飞、浪潮信息、同花顺 [2] - 截至报告期,计算机行业成分股数量为425只,总市值30087亿元,市盈率为123.80倍,市净率为3.70倍 [4] 海外AI生态与巨头动态 - 英伟达:202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08.05亿美元,同比增长61.91% [15];数据中心业务收入从FY2025一季度的226亿美元增长至FY2026二季度的411亿美元,成为绝对核心增长引擎 [84];积极强化全球供应链建设,投资本土制造并与多家企业合作保障AI基础设施需求 [17] - CoreWeave:2025年3月IPO上市,2025年上半年总营业收入21.91亿美元 [18];与OpenAI、Meta、英伟达分别达成价值184亿美元、142亿美元和63亿美元的重大合同,订单驱动快速增长 [21] - 博通:2025年第三季度半导体解决方案收入257.86亿美元,基础设施软件收入200.86亿美元,受益于AI加速器和网络解决方案的强劲需求 [22];对单一客户的销售额占该季度净收入的32% [25] - 美光:2025年业绩亮眼,云端内存业务单元收入同比激增257%,核心数据中心业务单元收入增长45%,HBM等高端存储产品需求是核心驱动力 [27][28] - OpenAI:发布GPT-5等模型,并推出AgentKit工具套件强化智能体生态 [30];启动“星际之门”计划,与英伟达(潜在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AMD、博通等合作构建大规模算力基础设施 [35] - 微软:2026财年第一季度云业务收入491亿美元,同比增长26%,Azure及其他云服务收入增长40% [35];计划在2025年斥资高达800亿美元用于建设数据中心 [37] - 谷歌:推出Gemini 2.5系列和Veo 3.1等前沿模型 [41];与Salesforce达成未来七年至少25亿美元的云计算协议,与Meta签署价值超100亿美元的云服务大单 [43] 算力基础设施投入趋势 - 全球八大主要云服务提供商的总资本支出预计在2025年将超过4200亿美元,同比增长61%,2026年预计进一步达到5214亿美元,同比增长24% [44] - 投资重点从创收资产转向服务器和GPU等生命周期较短的基础设施,旨在提升长期竞争力 [44] - 英伟达的GB200/GB300机架系统成为主要部署目标,预计2026年下半年云服务提供商可能转向新的Rubin平台 [45] 国产算力崛起与替代 - 外部限制、内生需求与政策支持三重因素共振,推动国产GPU替代进程 [87];2024年国产AI芯片在国内市场份额已达30%,预计2025年将突破50% [95][97] - 华为昇腾:是国产替代主力军,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23%提升至2025年的28% [99];昇腾910C算力达800TFLOPS(FP16),推理成本据称为英伟达H100的1/10 [99];计划2026年第一季度发布950PR [100] - 寒武纪:提供端到端全栈解决方案,思元590性能达英伟达A100的80%-90% [102];预计2025年底推出寒武纪690,性能达H100的85% [102] - 海光信息:深算二号性能达英伟达A100的80%-90%,深算三号对标A100,下一代产品以H100为追赶目标 [104] - 沐曦、摩尔线程、壁仞科技等第二梯队企业通过差异化技术路线快速崛起,例如沐曦IPO在即,其MXMACA软件栈兼容CUDA生态 [107][109][111] 液冷技术趋势 - 英伟达Blackwell Ultra芯片功耗高达1.4kW,推动液冷技术成为高密度算力散热的必然选择,冷板式液冷是当前主流方案 [114] - 2025年液冷在全球数据中心的渗透率预计从2024年的10%增长至20%以上 [114];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预计在2023-2027年间以59%的复合增长率增长,2027年达1020亿元 [115] - 政策要求新建数据中心PUE低于1.25,北上广深等城市要求新建智算中心液冷机柜占比超50%,加速液冷技术普及 [117] AI应用落地与商业化 - 国内AI商业化:国产大模型调用量激增,阿里通义Qwen3模型调用量增长248% [65];根据沙利文数据,阿里通义、字节豆包、Deepseek位列大模型日均调用量前三,占比分别为17.7%、14.1%、10.3% [69] - AI Agent市场:2024年中国AI Agent市场企业渗透率不足5%,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3万亿元 [66] - 应用场景:核心看好AI在医疗、教育、金融、办公等场景的深度融合与商业化落地 [3] - 人形机器人:宇树等公司IPO加速,国产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明年有望迎来商业化加速时期,核心看好其产业链及各落地场景 [3]
计算机行业深度:2026年策略:AI化比数字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