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煤炭开采行业周报:静待旺季日耗提升,后续煤价依然稳中偏强-20251116
国海证券·2025-11-16 23: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推荐(维持)[2] 报告核心观点 - 动力煤价格稳中偏强,11月14日北方港口动力煤价格为834元/吨,周环比上涨17元/吨,预计在冬季旺季日耗提升、供应低位运行及沿海电厂库存较低的支撑下,价格将保持稳中偏强态势[4][14] - 炼焦煤价格呈现易涨难跌趋势,尽管市场情绪短期回落,但基于低产量、低库存的良性基本面,港口主焦煤价格周环比持平于1860元/吨[5][40] - 焦炭供需矛盾不大,部分钢厂已接受第四轮提涨(涨幅50-55元/吨),预计价格短期稳定运行[5][6][51] - 煤炭行业具备高股息、现金流充沛等“五高”特征,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背景下,其稳健性资产价值凸显,多家央国企启动增持与资产注入计划,彰显发展信心[7][73][74] - 长期来看,煤炭价格呈震荡向上趋势,驱动因素包括人工成本刚性上涨、安全环保投入加大等,头部企业资产质量高,建议把握板块低位价值属性[7][74] 动力煤市场总结 - 价格表现:截至11月14日,北方港口动力煤价格周环比上涨17元/吨至834元/吨;山西坑口价持平于680元/吨,内蒙古坑口价上涨3元/吨至622元/吨,陕西坑口价下降7元/吨至675元/吨[4][14][15] - 供应端:生产基本稳定,截至11月12日,三西地区样本煤矿产能利用率环比微升0.05个百分点至89.79%,周度产量为1212.6万吨,环比增加1万吨;运输方面,大秦线日均发运量周环比减少3.2万吨,呼铁局日均批车数周环比减少5列[4][14][21] - 进口煤:受印尼雨季、RKAB审批及俄罗斯封港等因素影响,进口煤供应存在收紧预期,短期价格回调幅度有限[4][14] - 需求端:电厂日耗处于底部待升阶段,截至11月13日,沿海八省电厂日耗周环比下降8.0万吨至179.6万吨,内地17省电厂日耗周环比上升12.3万吨至336.4万吨;非电需求中,化工耗煤周环比下降0.78%,铁水产量周环比提升2.76万吨至236.93万吨,水泥开工率截至11月6日环比下降3.5个百分点至33.7%[4][14][24][27] - 库存情况:电厂库存同比偏低,11月13日沿海+内陆25省电厂库存13375.3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198.5万吨;北方港口库存周环比上升66.60万吨至2429.6万吨,但整体仍偏低[4][14][30] - 水电情况:截至11月15日,三峡水库出库流量周环比上涨1380.0立方米/秒至10500立方米/秒,同比上涨50.6%[38] 炼焦煤市场总结 - 价格表现:截至11月14日,港口主焦煤价格周环比持平于1860元/吨;CCI低硫主焦煤价格上涨30.0元/吨至1680元/吨,喷吹煤价格上涨5.0元/吨至985元/吨;国际峰景矿硬焦煤价格下降1.4美元/吨至211.0美元/吨[5][40][41] - 供应端:11月5日至12日样本煤矿产能利用率环比提升0.37个百分点至84.2%;甘其毛都口岸平均通关量周环比上升25车至1366车(七日平均值)[5][40][44] - 需求与库存:需求端随钢厂复产,铁水产量周环比提升2.76万吨;焦煤生产企业库存周环比上升9.46万吨至139.6万吨,北方港口库存周环比下降1.7万吨至294.04万吨[5][40][48] 焦炭市场总结 - 价格与盈利:截至11月14日,日照港一级冶金焦平仓价周环比持平于1630元/吨;全国平均吨焦盈利约为-34元/吨,周环比下降12元/吨[6][51][55] - 供应端: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检修现象增多,焦企产能利用率周环比下降0.11个百分点至74.18%;独立焦化厂(100家)焦炉生产率周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至71.08%[5][6][51][57] - 需求与库存:需求端铁水产量周环比提升2.76万吨;独立焦化厂焦炭库存周环比下降0.7万吨至54.8万吨,焦炭港口库存周环比下降1.3万吨至195.81万吨[6][51][64][66] 无烟煤市场总结 - 价格表现:截至11月14日,无烟煤块煤价格周环比持平于930元/吨,尿素价格周环比持平于1570元/吨[67][70] - 市场概况:供应受限于井下工作面调整及安全检查,需求端电厂长协煤拉运稳定,非电行业多维持刚需[67] 投资建议与重点关注公司 - 报告维持煤炭开采行业“推荐”评级,建议关注三类标的:稳健型(中国神华、陕西煤业、中煤能源、电投能源、新集能源)、动力煤弹性较大(兖矿能源、晋控煤业、广汇能源)、焦煤弹性较大(淮北矿业、平煤股份、潞安环能、山西焦煤)[7][74][75] -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显示,多家公司2025年预测市盈率处于相对低位,例如中国神华16.1倍、陕西煤业13.6倍、中煤能源11.3倍等[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