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聚焦于地方政府通过盘活存量资产和化解隐性债务来稳固行业发展势头,为“十五五”开局之年拓展新的增量发展空间,并基于此提出了具体的城投债投资策略 [1][3][26] 宏观经济与价格趋势 - 2025年10月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0.2%,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连续第6个月扩大 [1][10] - P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为年内首次上涨,同比下降2.1%,降幅连续第3个月收窄 [1][10] - 部分行业价格出现持续修复迹象,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环比上涨1.6%,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上涨0.6%,水泥制造、计算机整机制造等行业价格均由降转涨 [1][11] - 核心CPI持续增长至1.2%,预计未来仍有提升空间,若趋势延续至2026年,CPI与PPI存在大幅度改善可能性 [1][11] 地方政府盘活存量资产举措 - 湖南、湖北、安徽等省份积极推行国有“三资”(资源、资产、资金)管理改革,盘活闲置与低效资产 [2][13][16][17][18] - 湖南省通过“能用则用、不用则售、不售则租、能融则融”等方式盘活资产,例如郴州市处置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权增加6.8亿元财政收入 [14][15] - 安徽省截至2024年底拥有企业国有资产16.48万亿元,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1.95万亿元,通过REITs、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盘活资产,如省交控集团盘活资产约48亿元 [18][19] - 2024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非税收入44730亿元,增长25.4%,其中地方盘活资源资产拉高增幅约24个百分点 [23] 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 自2023年9月起国家出台多轮“化债方案”,有效降低地方政府综合负债规模、负债率及成本 [3][25] - 化债有助于腾出政策空间,以更大力度支持投资、消费与科技创新,将资源转化为未来增量发展动力 [3][25] - 2024年11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由29.52万亿元增加至35.52万亿元,各省通过发行专项债进行隐性债务置换 [30] 城投债投资策略 - 第一类策略关注经济基本面良好的“经济大省”,如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安徽、上海与北京,可适当拉长久期至5年 [29] - 第二类策略聚焦化债政策利好区域,如重庆、天津、广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贵州及云南,久期考虑3-5年,关注其省本级、省会级及省域副中心城投平台 [4][30] - 第三类策略关注拥有较强产业基础与金融支持的地级市,如湖南湘江新区、湖北沿江发展带、河南郑州都市圈等,期限选择2-3年 [31][32][33][36] 区域发展重点与产业集群 - 湖南省以湘江新区和长沙市域国土空间发展格局为核心,形成东西两大经济轴心,涵盖岳麓区、马栏山中国V谷等重点区域 [32] - 湖北省形成以长江流域沿线城市为核心的“沿江发展带”和“南襄盆地-随枣走廊”经济发展主线,武汉“湖泊-大学-产业-商圈-科创”生态链是典型代表 [33][34][35] - 四川省发展脉络包括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沿江带和成渝中线区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核心动力点 [37] - 广西聚焦“平陆运河物流枢纽及产业链城市”,形成“6+2”的“大北部湾”区域城市协同产业集群 [39]
信用债周策略20251117:地方盘活存量资产,稳固行业发展势头
民生证券·2025-11-17 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