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械行业2026年投资策略:把握产业升级的成长机会
国信证券·2025-11-17 17:43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把握产业升级的成长机会,聚焦AI基建和人形机器人等新兴方向,同时关注工程机械等价值方向[4][6] 机械行业概览 - 中国装备制造业进入产业升级期第二阶段,高端装备自主可控、智能制造引领未来,出口发展由点到面[12][13] - 机械行业存在结构性成长机遇,主要包括产业升级、进口替代和出口崛起三大方向[15] - 机械行业研究框架可分为核心零部件、专用装备、通用装备、产品型和服务型五大类[18] - 机械行业上市公司数量达593家,占A股市场10.89%,其中科创板公司89家,占比15.03%[21][22] - 机械行业总营收从2015年0.77万亿元增至2024年2.00万亿元,复合增速11.23%,归母净利润从293亿元增至1053亿元,复合增速15.29%[34][35] - 行业毛利率从2015年22.0%提升至2024年22.9%,净利率从3.8%提升至5.3%,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率达7.1%[37][38] - 按申万分类,机械行业可分为通用设备、专用机械、轨交设备、工程机械、自动化设备5个一级子行业和19个二级子行业[40] - 100亿以上市值公司主要聚焦在工程机械、光伏装备、锂电装备、人形机器人、AI基建等细分赛道[42][43] 新兴成长方向 人形机器人 - 人形机器人处于从0到1的产业变革阶段,AI赋能推动解决痛点问题,特斯拉有望2026年小批量量产,国内商业化进程有望加速[6][49] - 特斯拉Optimus进展迅速,预计2026年一季度推出第三代产品,并计划搭建年产100万台产线,目标成本控制在2万美元以内[58][59] - 国内企业如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小鹏汽车等持续发力,小鹏新一代IRON机器人计划2026年底实现规模量产[65][69] - 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推动具身智能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71][72] - 参考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成本占比超70%,其中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分别占比约36%、24%、12%[73] - 高盛预测乐观情况下2025-2035年人形机器人销量复合年增长率可达94%,中性预计为40%左右[53] AI基建 - 智算需求爆发推动数据中心持续增长,海外大厂2025财年资本支出指引达3200亿美元,较2024年增长约39%[79][87] - 国内大厂资本开支大幅增长,阿里宣布未来三年投入超3800亿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超过去10年总和[87] - AI数据中心功率密度大幅提升,对供电和散热提出高要求,供配电系统和制冷系统是核心环节[90][97] - 燃气轮机作为数据中心主用电源迎来长景气上行周期,2024年全球燃机订单量同比增长38%达55.5GW[79][103] - 液冷将替代风冷成为产业趋势,预计2028年全球数据中心液冷市场规模突破千亿美元[109][115] 无人叉车 - 看好行业电动化、无人化发展趋势,重点关注相关龙头企业[6] 工程机械 - 国内工程机械已见底企稳,内需有望持续复苏,全球化布局有效平滑国内周期波动,行业已转型为具备“全球化+电动化”的稳健成长逻辑[6][7] 自主可控 - 把握国产化率低、空间大、自主可控的核心环节,重点关注科学仪器、X射线检测设备及核心零部件、半导体零部件等方向[6][7] 核电及可控核聚变 - 国家发展核电态度积极明确,核裂变发电行业景气持续向好,可控核聚变打开远期成长空间[7] 价值方向 检测服务 - 行业经营稳健、现金流好,估值已消化到历史底部位置[7] 顺周期通用设备 - 优选具备核心竞争力、能持续拓展产品品类,且叠加进口替代/出口加速逻辑的优质龙头公司[7] 统一大市场&反内卷 - 建议重点关注见底有望企稳的光伏设备和锂电设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