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AI投资逻辑正从关注资本开支的“硬投入”转向重视运营的“软效率”[1] - 电力供应瓶颈已成为制约AI发展的核心矛盾,大量GPU因电力不足被闲置[1] - 中国电力系统具备体系性领先优势,将在全球AI电力需求中发挥关键作用[3][4] - 美国AI电力需求将为A股电力新能源产业链带来重要投资机遇,预计2026年迎来关键转折点[5] AI发展阶段转变 - AI发展进入阶段二:从“硬投入”到“软效率”的转变[1] - AI数据中心建设周期中,电力容量审批和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周期远长于芯片采购周期[1] - 自2022年11月ChatGPT发布至今,AI革命已发展3年,算力需求激增与电力供应矛盾突出[1] 科技巨头电力需求 - 电力问题是科技巨头达成2026年承诺的必要条件[2] - 市场对科技巨头2026年的CAPEX预期已经较高,单纯“买算力”的边际效益递减[2] - 微软CEO纳德拉指出供电能力和数据中心建设速度是当前最大瓶颈[2] - 电力问题导致芯片闲置将大幅侵蚀当期利润,这是股东无法接受的沉没成本[2] 中国电力产业优势 - 中国在AI产业链中的优势正从“算力配套”向“电力核心”转变[3] - 中国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1/3,每用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4] - 全世界仅中国实现全套特高压设备自主研制,并建立完整技术标准体系[4] - 中国具备从原材料、发电、输电、配电到用电的全链条优化能力[4] - 国家战略与市场机制协同发力,系统稳定可靠,电价长期保持世界较低水平[4] 投资机会映射 - 美国AI电力需求将对A股电力新能源产业链产生显著拉动效应[5] - 建议关注四大领域投资机会:[5] - 上游原材料:关键金属、冷却液、特钢、锂电材料[5] - 发电端制造公司:燃气轮机产业链、光伏风电、储能、核能[5] - 输配电企业:电力变压器、开关设备、电缆等[5] -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机柜与连接件、电源管理、功率半导体、液冷等[5]
擎画“完美故事”系列报告(四):AI电力的“攻守易形”
西部证券·2025-11-1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