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股市场快照:宽基指数每日投资动态-20251117
江海证券·2025-11-17 21:05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量化模型与因子的总结。报告主要涉及对宽基指数的多维度指标跟踪和分析,并未明确构建新的量化交易模型或选股因子,而是对一系列市场观测指标进行了计算和解读。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风险溢价因子[25] * 因子构建思路:以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为无风险利率参考,计算各宽基指数相对于无风险利率的风险溢价,用以衡量其相对投资价值和偏离情况[25]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风险溢价的计算公式为宽基指数的收益率减去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报告中展示了当前风险溢价值,并计算了其在近1年和近5年历史数据中的分位值,以判断当前估值水平。此外,还计算了近1年的均值、波动率(标准差),并比较了当前值与均值上下1倍及2倍标准差区间的偏离程度[26][27][28][29] 2. 因子名称:市盈率(PE-TTM)因子[37] * 因子构建思路:使用滚动市盈率作为估值参考,衡量各宽基指数在当前时点的投资价值[3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直接引用了各宽基指数的PE-TTM当前值。为了进行历史对比,计算了该当前值在近1年、近5年以及全历史数据中的分位值。同时,也计算了近1年的均值、波动率,并分析了当前值相对于均值上下1倍及2倍标准差的位置[38][39][40][41] 3. 因子名称:股债性价比因子[43] * 因子构建思路:将股票估值与债券收益率结合,通过比较股票收益率(PE-TTM的倒数)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差值,来判断股票和债券的相对吸引力[4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股债性价比的计算公式为: 股债性价比=1PETTM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股债性价比 = \frac{1}{PE-TTM} - 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 报告通过图表展示了该因子的历史走势,并设定了参考线:近5年数据的80分位值(机会值)、20分位值(危险值)、均值以及均值±1倍标准差,用以判断当前市场位置[43] 4. 因子名称:股息率因子[45] * 因子构建思路:跟踪各宽基指数的股息率,反映现金分红回报率,作为红利投资风格的观测指标[45]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列出了各宽基指数的股息率当前值。与PE-TTM因子类似,计算了该当前值在近1年、近5年及全历史数据中的分位值。也计算了近1年的均值、波动率,并分析了当前值相对于均值上下不同标准差区间的偏离百分比[45][48][50][51] 5. 因子名称:破净率因子[52]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计算宽基指数中市净率(PB)小于1的个股数量占比(破净率),来反映市场的整体估值态度和悲观情绪[52]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破净率的计算公式为: 破净率=指数成分股中破净个股数量指数成分股总数破净率 = \frac{指数成分股中破净个股数量}{指数成分股总数} 报告给出了各宽基指数在当前时点的具体破净率数值[52] 6. 因子名称:均线相对位置因子[13][14]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比较指数收盘价与不同周期移动平均线(MA)的位置关系,判断指数的短期、中期趋势强弱[13][1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计算了指数收盘价相对于5日、10日、20日、60日、120日、250日移动平均线的偏离百分比((收盘价/MA - 1) * 100%)。例如,vsMA5 = (收盘价 / MA5 - 1) * 100%。报告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指数是位于均线之上还是之下[14] 7. 因子名称:价格相对位置因子[13][14]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比较指数当前价格与近250个交易日最高价和最低价的相对位置,评估指数处于长期行情中的高位还是低位区间[13][1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计算了指数收盘价相对于近250日高位和低位的偏离百分比。公式为:vs近250日高位 = (收盘价 / 近250日高位 - 1) * 100%;vs近250日低位 = (收盘价 / 近250日低位 - 1) * 100%[14] 8. 因子名称:收益分布形态因子(偏度与峰度)[23]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分析指数日收益率的分布形态(偏度和峰度),了解收益分布的特征,例如是否对称、是否存在肥尾现象等[2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计算了各宽基指数近5年的峰度、偏度以及当前时点的峰度、偏度,并通过当前值与近5年值的差值(当前vs.近5年)来观察分布形态的变化。注明了峰度计算中减去了3(正态分布的峰度值)[23] 因子的回测效果 (注:本报告为市场数据跟踪报告,未提供基于历史数据的因子分层回测结果,如IC、IR、多空收益等。报告主要呈现了各因子在特定时点的截面数值或近期统计值,故本部分无相关内容。) 模型的回测效果 (注:本报告未涉及具体的量化交易模型构建与回测,故本部分无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