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指数成分股定期调整预测:9支个股或将调入沪深300指数
西部证券·2025-11-17 21:19

根据研报内容,本报告的核心是依据各宽基指数的官方编制规则,构建预测模型,对2025年12月的指数成分股调整进行预测。报告本身并未涉及传统的量化投资因子(如价值、动量等)或量化策略模型的构建与回测,其核心“模型”是指数成分股调整的预测框架。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指数成分股调整预测模型[5][15][17][23][24][27][28][34] * 模型构建思路:严格遵循各目标指数(沪深300、中证A500、科创50、中证500、创业板指)的官方编制方案,基于最新的市场数据(如市值、成交金额、行业分布等)进行系统性测算,以预测即将发生的成分股调入和调出名单[5][11][13][15][17][25][27][3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步骤一:确定样本空间。根据指数编制规则,确定符合条件的股票池,通常要求剔除ST、*ST股票,并满足特定的上市时间要求[13] * 步骤二:应用选样方法。 * 对于沪深300指数:主要依据总市值排名。首先对样本空间内股票按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由高到低排名,原则上选取排名前300的证券作为样本[13] * 对于中证A500指数:流程更为复杂。 1. 进行可投资性筛选,剔除中证ESG评价结果在C及以下的证券,并要求证券属于沪股通或深股通范围,且主板证券在所属中证三级行业内的自由流通市值占比不低于2%[13] 2. 在待选样本中,优先选取三级行业自由流通市值最大或总市值在样本空间内排名前1%的证券[13] 3. 在剩余待选样本中,按照中证一级行业,选取自由流通市值较大的证券,直至样本数量达到500只,并确保样本的一级行业自由流通市值分布与样本空间尽可能一致[13] * 对于科创50指数:从科创板中选取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证券[24] * 对于中证500指数:样本空间为剔除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及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排名前300的股票后,剩余股票中总市值排名靠前的500只[27] * 对于创业板指:从创业板中选取流动性好、市值较大的100只股票,本次预测参考数据周期为过去半年[34] * 步骤三:应用缓冲区规则。在调整时,为降低样本周转率,会设置缓冲区。例如,沪深300指数中,老样本在市值排名中位于前360名的优先保留;新样本排名前240名的优先纳入[13] * 步骤四:引入“历史落选股”剔除机制。为提高预测稳健性,模型参考了历史调整数据。对于在过往定期调整中符合模型预测标准但最终未被纳入的股票(即“历史落选股”),在当前预测中暂不予考虑。不同指数的观察窗口不同: * 沪深300:参考过往三次定期调整[15] * 中证A500:参考此前两次定期调整,并将模型预测排名前250但未成功纳入的个股定义为“历史落选股”[17][19] * 科创50:参考上一期调整结果[24] * 中证500:参考上一轮调整结果[28] * 模型评价:该预测框架基于公开规则和历史数据,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可重复性[5][15];引入“历史落选股”机制旨在提升预测的稳健性,审慎处理历史回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15][19][24][28] 模型的回测效果 (报告未提供预测模型本身的量化回测指标,如准确率、信息比率等。其效果通过预测名单本身和调整后的行业分布平衡性来体现。) * 沪深300预测模型:预测华电新能、胜宏科技、宁波港等9支个股调入;TCL中环、纳思达、星宇股份等9支个股调出[16] * 中证A500预测模型:预测国泰海通、领益智造、华大九天等33支个股调入;赛维时代、国机汽车、德方纳米等33支个股调出。模型测算显示,调整后指数样本与样本空间的一级行业自由流通市值占比高度接近,表明行业平衡约束有效[20][21][22][23] * 科创50预测模型:预测诺诚健华-U、翱捷科技-U2支个股调入;航材股份、华熙生物2支个股调出[26] * 中证500预测模型:预测北汽蓝谷、电投能源、申能股份等49支个股调入;坤彩科技、禾迈股份、兴齐眼药等49支个股调出[29][30][31][33][35] * 创业板指预测模型:预测常山药业、惠城环保、罗博特科等8支个股调入;欧普康视、易华录、怡合达等8支个股调出[36]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报告未涉及传统意义上的量化因子构建。) 因子的回测效果 (报告未涉及量化因子的回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