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新券因供应稀缺而受到市场追捧,7月以来新券上市收盘价基本都在140以上[2] - 机构可通过两种方式获取新券收益:上市后次日买入和抢权配售[2] - 上市次日买入策略中,若价格在140以下买入并持有,大概率获得正收益;若价格达150以上则需谨慎决策[2] - 抢权配售策略中,转债部分配售收益在0-7%之间,但受正股波动影响大;配售比例越高收益越高,比例在10%以上时配售收益可达5%以上[2] 新券收益获取策略 - 今年1-10月新券发行数量不到50只、规模不到500亿元,供应持续清淡[12] - 新券发行网上中签率大多在0.05%以内,对机构账户申购量作用微乎其微[14] - 上市次日买入策略显示,持有期与收益及正收益概率基本呈正相关,持有6个月的平均收益率达20%以上[17] - 分价格水平看,上市次日价格120以下买入后任何持有期均能获得正收益;140以上价格买入则持有期越久收益波动越大[20] - 抢权配售需综合考虑正股基本面、波动率、估值及转债配售比例,配售比例低于5%时配售收益较低,部分不足1%[30][33] 权益市场回顾与展望 - 上周上证综指下跌0.18%,创业板指下跌3.01%,市场冲高回落触及4000点技术压力[34] - 全部A股PE回落至17.45X,处于2005年以来历史估值水平的60%分位数;创业板PE回落至42.84X,处于2009年以来历史估值水平的42.8%分位数[38] - 市场短期将持续震荡,国内M1增速环比回落弱化流动性驱动逻辑,海外美联储降息预期降温[3] - 结构上市场可能呈现科技与顺周期消费轮动,可关注有色金属、电子、电池储能、军工等高景气板块及光伏等困境反转板块[3] 转债市场表现与策略 - 上周中证转债指数上涨0.52%至491.71,与主要股指表现相反;日均成交额708.54亿元,环比回升3.95%[44] - 平价90-110之间转债转股溢价率为30.06%,处于22年以来95%以上分位数;转债价格中位数为133.6元,处于20年以来95%以上分位数[47][51] - 转债估值高位震荡,整体观点中性,关注90-110平价溢价率回到26%上下的交易机会[55] - 可关注业绩持续改善品种、有色金属、科技方向、顺周期相关及进入转股期的次新券等具体投资机会[55] 一级市场动态 - 上周1只新券发行(瑞可转债,10亿元),1只转债预案(莱特光电,7.66亿元)[56] - 2只转债获股东大会通过(科博达14.9074亿元、苏州天脉7.86亿元),1只获发审委通过(华峰测控7.4948亿元)[56] - 2只转债获证监会核准批复(龙建股份10亿元、茂莱光学5.625亿元)[56]
可转债周报:新券高定价,收益如何获取?-20251117
国金证券·2025-11-17 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