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市场虽缩量调整但内在并不弱,资金对当前价位认可且承接意愿较强,呈现“快涨慢跌”特征,行情动能正在酝酿 [2] - 市场结构风险缓释,资金出现回流算力等成长主线的倾向,同时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科技龙头,可能预示阶段性反弹 [3] - 债市因信息真空期及央行偏谨慎的“宽货币”信号而陷入窄幅震荡,策略上建议优先把握品种利差与新老券利差机会 [4][5] - 国内商品市场显著分化,碳酸锂因产业乐观预期及基本面改善强势涨停,而贵金属因美联储降息预期修正而大幅回调,资金轮动剧烈 [6][7] 权益市场表现 - 11月17日万得全A下跌0.15%,成交额1.93万亿元,较上周五缩量501亿元 [1] - 港股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下跌0.71%和0.96%,南向资金净流入84.48亿港元,阿里巴巴单日净流入20.71亿港元 [1] - 市场呈现“快涨慢跌”,11月以来日均换手率1.89%,高于10月底的1.79%,筹码交换加快 [2] - 成长风格占优,创成长指数和科创100指数分别上涨0.57%和0.42%,而中证红利下跌0.49% [2] 市场结构与资金流向 - 成交集中度指标(前5%成交额占比)为39.16%,低于40%,显示结构风险改善 [3] - AI算力指数逆势反弹上涨2.46%,资金博弈其反弹动力增强 [3] - 南向资金在11月13-17日持续净流入阿里巴巴,累计达57.02亿港元,此前在11月11日和12日分别净流出20.24亿和34.34亿港元 [3] - 历史数据显示南向资金对阿里巴巴由流出转为流入是港股科技反弹的先行信号,曾发生于7月初和8月末 [3] 债券市场分析 - 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小幅下行0.25个基点至1.80%,30年期下行0.85个基点至2.14%,波动幅度有限 [4] - 税期首日资金面边际收敛,央行虽净投放9631亿元,但非银隔夜利率一度升至1.60%-1.65% [4] - 债市交投清淡,央行货币政策信号偏谨慎,可能需更长时间观察基本面弱化迹象,后续PMI数据是关键观测窗口 [5] 商品市场动态 - 碳酸锂期货大涨9%封于涨停板,黑色系中铁矿石、焦炭、螺纹钢和焦煤涨幅介于0.75%-1.81% [6] - 贵金属板块领跌,沪金、沪银分别收跌3.09%和4.08%;工业金属走弱,沪铜、沪铝分别下跌0.91%和1.14% [6] - 商品资金剧烈轮动,新能源板块单日净流入32亿元,其中碳酸锂净流入37亿元;贵金属板块遭抛压,沪金、沪银分别净流出50亿元和45亿元 [6] - 碳酸锂上涨受产业龙头乐观预期推动,预判2026年供需平衡下价格可能突破15–20万元/吨区间 [7] - 贵金属回调因美联储官员反对12月降息,市场对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从70%降至约40% [7] - 黑色系基本面有支撑,焦炭第四轮提涨落地,钢厂日均铁水产量回升2.66万吨至236.88万吨,炼焦煤精煤库存同比降幅扩大至49.43% [8] 行业与商品关联表现 - 自7月1日以来,光伏设备指数上涨62.92%,锂电池指数上涨55.18%,煤炭指数上涨21.18% [14] - 同期相关商品期货中,多晶硅上涨50.83%,碳酸锂上涨51.14%,焦煤上涨32.30% [14] - 11月17日,光伏设备指数下跌1.35%,多晶硅期货下跌2.90%;锂电池指数下跌2.11%,碳酸锂期货上涨9.00%,股指与商品期货表现出现差异 [14]
资产配置日报:市场并不弱-20251117
华西证券·2025-11-17 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