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周期渐启,新领域纷呈
华泰证券·2025-11-18 19:59

核心观点 - 基础材料与能源行业新周期开启,大宗化工品在供需改善下有望于2026年迎来新一轮景气复苏,新材料和新技术领域亮点纷呈 [1] - 原油市场短期因OPEC+增产及南美低成本供给释放而承压,但中长期在产油国成本支撑下油价具备底部支撑 [1][2] - 化工行业资本开支增速拐点已现,内需改善与出口韧性形成支撑,供给侧“反内卷”政策与企业自主调整将助力供需优化 [1][3] - 政策引导与产业趋势将推动AI、新能源、机器人等领域的新材料创新和国产替代进程,生物制造等新兴技术有望加快发展 [1][4] 原油市场分析 - 预测2025-2026年布伦特原油均价分别为68美元/桶和62美元/桶,预计25Q4-26Q2布伦特均价分别为63、61、60美元/桶 [2] - 25Q4起OPEC+实际供应增量集中释放,南美等低成本增量供给投放,全球原油供应过剩压力凸显 [2] - 中长期产油国“利重于量”诉求未改,再平衡压力有望推动新一轮协同达成,油价中枢在60美元/桶存在底部支撑 [2][45] - 25Q3北半球出行与发电旺季对原油需求形成支撑,IEA测算Q3单季需求同比增长75万桶/天,较Q2的42万桶/天显著反弹 [30] 大宗化工行业展望 - 25H2以来化学原料及制品行业资本开支增速拐点已现,2025年1-10月行业固定资产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为-7.9% [3][13] - 2026年内需有望受益于地产和消费等领域政策提振,外需受出口亚非拉带动及美联储降息周期助力 [3] - PC、己内酰胺、PTA、有机硅、草酸、氨纶、异氰酸酯等优质化工材料供需面改善叠加政策助力,景气或率先修复 [3] - 磷矿石、磷肥、制冷剂等供给受限且需求良好的产品,有望保持较高景气 [3] - 截至25Q3末,502家A股化工上市企业(不含“三桶油”)在建工程余额5442亿元,同比-13%,环比+2.7% [13] 化学制品与精细化工 - 受益于汽车、家电、军工、风电、电子等领域需求增长及原油、基础化工原料等成本端改善,量增和毛利率修复并行 [4] - 轮胎企业出海增量有望持续兑现,伴随关税和反倾销税等不利因素逐步传导 [4] - 关注塑料制品、电子材料、军工新材料、食饲药添加剂、农药等领域化工品 [4] 新材料与新技术发展 - 《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强调增强高端化供给,国家“十五五”规划建议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4] - 电子化学品、特种工程塑料、特种橡胶、高性能膜材料、碳纤维材料等高端化工材料的产品创新和国产替代进程有望提速 [4] - 二氧化碳捕集、绿氨/绿醇应用、生物化工、海水提钾、煤制气等新兴技术有望加快发展 [4] 细分领域景气判断 - 磷化工:全球磷资源供需紧张,产业链有望保持高景气度,磷酸铁锂需求占磷矿石需求从2022年6%增长至2024年9% [82][83] - PTA-聚酯:扩产周期尾声,行业拐点渐显,26-27年无新增产能投放计划,行业CR5达70% [106] - 2025年10月末国内汽车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2.4%,9月末空调、家用电冰箱、家用洗衣机累计销量同比分别增长4.4%、1.5%和7.5% [54] - 截至2025年10月末中国出口金额累计同比+5.3%,52个代表性化工品种20-24年总外需敞口高于40% [62][63] 供给侧与估值分析 - 国内较多大宗产品20年以上装置产能占比在10%以上,PS、PP、丙烯酸等产品该占比高于20% [73] - 能耗管控方面,发改委已针对炼油、乙烯、PX、煤化工、烧碱等明确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 [73] - 化工代表性龙头企业自2021年以来因供需面不佳、盈利下滑,PE和PB估值水平均回落至近五年低位 [77] - 未来伴随供需改善,大宗化工领域细分龙头企业有望迎来盈利和估值双重修复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