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近期A股调整由外部压力与内部技术阻力等多因素共振导致,但风险释放后下行空间有限,短期调整有望接近尾声[1][2][3] - 市场对12月重要会议的政策定调抱有期待,10月CPI企稳回升及宽松货币政策构成支撑[3] - 操作策略建议均衡配置,在科技成长、顺周期及红利股中精选有业绩支撑的标的进行高抛低吸[4] 周二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收跌,上证指数报3939.81点,跌幅0.81%,深证成指报13080.49点,跌幅0.92%,创业板指报3069.22点,跌幅1.16%,科创50指数逆势上涨0.29%[7] - 两市成交额19261亿元,呈现缩量调整但无恐慌性出逃迹象[3][7] - 行业板块分化明显,互联网服务、文化传媒、教育、游戏、软件开发等板块涨幅居前,电池、煤炭、钢铁、能源金属等顺周期板块跌幅居前[7] 板块表现点评 - AI应用概念股逆势大涨,Sora、Kimi、ChatGPT等概念涨幅居前,AI产业链投资机会正从硬件算力向应用端扩散[8] - 文化传媒板块表现靓丽,2023年上半年涨幅达42.75%,AI技术在游戏、短剧等领域的应用落地成为新增长点[9][10] - 顺周期方向如锂电、煤炭、钢铁、有色等板块出现调整,前期强势股获利回吐压力显现[1][6] 后市研判与操作策略 - 沪指4000点关口得而复失,该点位积聚历史套牢盘形成技术阻力,市场风格再平衡下呈现存量博弈特征[2][12] - 外部环境方面,美联储处于降息周期,12月可能再次降息,为我国货币政策提供更多空间,国内央行报告明确实施适度宽松政策[3][13] - 建议投资者踏准板块轮动节奏,关注半导体芯片、泛AI主题、机器人、光伏、电池、储能、化工及银行、公用事业等红利股,逢低布局有业绩支持的标的[4][14]
多方因素共振导致近期A股调整,风险逐步释放后下方空间有限
英大证券·2025-11-19 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