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继续调整,恒生指数跌1.72%,国企指数跌1.65%,恒生科技指数跌1.93% [2] - 大市成交金额约2421亿元,主板总卖空金额约413亿元,卖空比率约19.16% [2] - 南向资金净流入约75亿元,净买入最多的个股为阿里巴巴、小鹏汽车、小米集团,净卖出最多的为中海油、腾讯控股 [2] - 市场避险情绪升温,板块轮动快速,投资者情绪谨慎,后市需等待美国利率政策及内地经济数据进一步明朗 [4] 行业板块表现 - 黄金及有色金属板块领跌,受美国降息预期降温及金价下挫影响,现货金一度跌破每盎司4000美元关口 [2] - 锂电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持续受压,10月全国乘用车零售同比微降,消费动能转弱 [2] - 传统能源及基建相关股份下滑,煤炭、电力设备、风电、光伏及港口运输股普遍下跌 [2] - 医药及创新科技类股份表现低迷,医疗、AI医疗、医美及创新药概念股普遍下跌 [3] - 部分半导体股逆市走强,中芯国际及华虹半导体录得升幅,晶片行业资金回流迹象明显 [3] 美国市场与全球情绪 - 美国股市连续第四个交易日走弱,标普500指数下跌0.8%,道琼指数下跌1.1%(近500点),纳斯达克指数下跌1.2% [3] - VIX波动指数上涨7%,费城半导体指数出现回档,超微半导体、迈威尔科技和美光等晶片股下跌 [3] - 约43%的基金经理认为人工智慧泡沫是市场面临的最大尾部风险,并担心企业尤其在AI相关项目上的过度支出 [3] - 就业数据显示,10月中旬每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为23.2万人,维持较平稳水平 [4] 电商行业数据与公司业绩 - 10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4.9%,增速较7月/8月/9月的8.3%/7.1%/7.3%放缓,占商品零售总额比例为30.3% [6] - 1-10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累计10.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6.3%,其中吃类增15.1%、穿类增3.6%、用类增5.1% [6] - 双11期间(10月9日-11月11日)全网零售额约2.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超10%,GMV份额淘天占37%、京东25%、抖音15%、拼多多9% [7] - 京东3Q25总收入同比增15%,略高于一致预期1.6%,但经调整经营利润2.1亿元人民币低于预期 [8] - 京东零售收入同比增11%,经营利润同比增28%,超市场预期12%,但带电品类收入增速放缓至5%,日百品类收入同比增19% [8] - 预计阿里巴巴9月季度CMR有望维持约10%的收入增速,拼多多3Q25总收入预计同比增7% [9] - 投资建议维持2025年电商大盘规模高单位数增长预测,关注AI工具落地对行业的长期影响及电商与即时零售在2026年的协同效应 [9]
国政国际港股晨报-20251119
国证国际·2025-11-19 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