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外策略:美股AI泡沫是否存在?进行到哪儿了?
长江证券·2025-11-19 13:16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从估值、流动性和资本开支三个维度分析,美股AI领域当前并未出现明显的泡沫迹象,市场仍处于泡沫形成的早期演进期,远未到需要担忧泡沫破裂的阶段 [2][5][6] - 对于港股市场,报告指出其近期走势偏弱主要受互联网板块拖累,但银行板块提供了支撑;展望后市,港股有望呈现慢牛行情,AI应用、资源品等是重点方向 [7][8][34][35][36] 美股AI泡沫分析:估值角度 - 截至2025年11月14日,纳斯达克指数市盈率TTM位于2000年以来均值+0.5倍标准差附近,估值水平难言较低 [5][17] - 当前美股市盈率TTM约为40倍,远低于2000年科网泡沫时期一度超过90倍的水平,表明估值尚未达到泡沫地步 [5][17] 美股AI泡沫分析:流动性角度 - 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正逐步减弱,市场流动性过度充裕的可能性不大 [5] - 根据FedWatch数据,市场对12月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概率从10月9日的79.2%显著下降至11月14日的50.7% [20] - 美元指数从2025年1月至7月持续走低后,于7月至11月企稳,11月初以来在99点位附近波动,展现出韧性 [20] 美股AI泡沫分析:资本开支角度 - 纳斯达克成分股资本开支与自由现金流的比率当前小于1,意味着企业的资本开支完全可由内部现金流覆盖 [6][24] - 该比率显著低于2000年科网泡沫时期的高位,企业并未引发类似泡沫时期股权或债务融资的激增,扩张行为建立在稳健的财务基础之上 [6][24] - 尽管资本开支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预计在2025年达到13.23%,甚至超过科网泡沫时期,但资本开支占自由现金流的比例预计为82.83%,与2000年附近相比仍有较大距离 [24] 港股市场近期表现分析 - 2025年10月1日至11月14日,恒生指数呈现横盘震荡,银行板块是核心支撑力,其权重占比达22.0%,期间涨幅为11.1% [7][28] - 同期,权重占比达14.5%的可选消费零售板块因互联网大厂表现不佳而下跌10.2%,对指数形成显著拖累 [7][28] - 港股恒生科技指数偏弱主要受互联网板块拖累,原因包括美联储降息预期下降、部分宏观消费数据不及预期、外卖补贴竞争持续影响主业盈利,以及市场对AI业务持续盈利能力的质疑压制估值 [7][33] 港股后市展望与配置方向 - 港股大盘有望继续走"慢牛"行情,驱动因素包括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带来的全球流动性宽松、国内科技产业政策催化、增量资金入市以及硬科技公司赴港上市 [34] - 配置方向聚焦优质供给创造新增需求,战略性看好AI应用(含港股互联网)及其中上游扩散环节(如光模块、锂电、化工、金属) [8][35] - 配置方向还包括稀缺供给应享估值溢价,关注金属等资源品,其定价逻辑转向能源转型与地缘政治双轮驱动 [8][36] - 配置方向还关注过剩产能出清带来的估值修复,如光伏、化工等行业已迎来"反内卷"政策落地 [8][36] - 在"慢牛"行情中,可关注保险和券商方向,低利率环境下居民加配权益类资产的趋势有望强化,利好保险资产端修复和券商基本面改善 [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