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 [1][5] 核心观点 - 医药板块本周表现强于整体市场,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上涨3.29%,医药商业子板块领涨,涨幅达5.66% [1] - 海外医疗器械跨国企业(MNC)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显示,耗材类产品增长快于设备类及体外诊断(IVD)类产品,心脏电生理、结构性心脏病等赛道维持较高收入增速 [2] - 医疗器械MNC的竞争焦点正从传统存量产品市场转向创新大单品的商业化推进 [2] - 尽管中国市场短期存在价格、政策及经济环境限制,但部分公司观察到边际改善迹象,并长期看好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增长潜力 [2] - 投资策略建议关注具备创新及出海能力的A股医疗器械公司,并看好器械及药房板块的低估值反转标的 [2][46][47] 本周行情回顾 - 本周全部A股下跌0.09%(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下跌1.08%,中小板指下跌1.71%,创业板指下跌3.01% [1][36] - 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上涨3.29%,表现强于整体市场 [1][36] - 医药生物子板块悉数上涨:化学制药上涨4.51%,生物制品上涨2.65%,医疗服务上涨1.81%,医疗器械上涨1.77%,医药商业上涨5.66%,中药上涨4.08% [1][36] - 港股医疗保健板块本周上涨7.18%,表现强于恒生指数(上涨1.26%) [37] 板块估值情况 - 医药生物板块市盈率(TTM)为39.36倍,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84.03%分位数 [1] - 全部A股(申万A股指数)市盈率为20.74倍 [41] - 分子板块市盈率:化学制药49.69倍,生物制品50.59倍,医疗服务33.47倍,医疗器械41.42倍,医药商业21.44倍,中药29.25倍 [41] 海外医疗器械MNC三季报业绩汇总 - 雅培: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13.69亿美元,同比增长6.9%;医疗设备板块收入54.48亿美元,同比增长14.8%,其中电生理业务收入7.05亿美元(+15.6%),糖尿病管理业务收入20.57亿美元(+19.3%)[13][16] - 强生MedTech:MedTech板块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84.30亿美元,同比增长6.8%;心血管业务收入22.13亿美元,同比增长12.6% [15] - 美敦力:FY26Q1营业收入85.78亿美元,同比增长8.4%;糖尿病板块收入7.21亿美元,同比增长11.5% [19] - 直觉外科: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5.05亿美元,同比增长23.0%;达芬奇手术量同比增长19%,系统装机存量达10763台 [21] - 波士顿科学: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50.65亿美元,同比增长20.3%;净利润7.55亿美元,同比增长61.3%;心血管部门收入33.43亿美元,同比增长22.4%,其中电生理业务收入8.65亿美元(+64.2%)[22][24][29] - 西门子医疗:FY25Q4营业收入63.22亿欧元,同比下滑0.1%;中国市场收入6.29亿欧元,同比下滑8% [26] - GE医疗: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51.43亿美元,同比增长6.0%;药物诊断业务收入7.49亿美元,同比增长20.0% [27] - 史赛克: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60.57亿美元,同比增长10.3%;外科神经业务收入38.03亿美元,同比增长14.4% [32][35] - Illumina: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0.84亿美元,同比基本持平;中国市场收入0.52亿美元,同比下滑31% [34] 投资策略与推荐标的 - 建议关注三大方向:1)医疗设备:招投标持续复苏,积压需求释放,关注兼具“内需+出海”的龙头企业及国产替代细分龙头,如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 [2];2)医疗耗材:业绩触底回升,关注创新属性强、进口替代空间大、集采风险出清、出海能力强的细分龙头,如惠泰医疗、春立医疗、英科医疗 [2];3)体外诊断:关注行业龙头的业绩拐点和成长潜力,如迈瑞医疗、新产业、艾德生物 [2] - CXO板块25Q3整体表现亮眼,内部分化:CDMO业务在消化新冠订单高基数后业绩持续验证;临床前及临床CRO财报端承压但新签订单价格回暖;仿制药CXO受投融资环境影响积极寻求创新转型 [46] - 2025年11月投资组合包括A股及H股多家公司,如迈瑞医疗、药明康德、爱尔眼科、新产业、惠泰医疗等 [4][47] - 多家重点公司获“优于大市”评级,并附有盈利预测,例如迈瑞医疗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98.8亿元,对应市盈率25.5倍 [4]
医药生物周报(25年第45周):海外医疗器械MNC三季报业绩汇总-202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