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报告主要涉及对市场状态的跟踪和描述性统计,未明确构建用于选股或择时的量化模型或因子。因此,以下总结将重点放在报告中用于分析市场状态的指标和计算方法上。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风险溢价[25][26] * 因子构建思路:以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为无风险利率的参考,计算各宽基指数相对于无风险利率的风险溢价,以衡量其相对投资价值和偏离情况[25]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风险溢价的计算公式为宽基指数的收益率减去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报告中展示了各指数的当前风险溢价值及其在不同时间窗口(近1年、近5年)内的统计分位值和波动率[26][27][28][29] 2. 因子名称:股债性价比[43] * 因子构建思路:使用各宽基指数PE-TTM的倒数作为股票预期收益的代理变量,并与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进行比较,其差值即为股债性价比,用于判断股票和债券的相对吸引力[4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股债性价比的计算公式为 (1 / PE_TTM) - 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报告中通过历史分位值(如80%分位为机会值,20%分位为危险值)来评估当前值在历史中的位置[43] 3. 因子名称:破净率[50][52] * 因子构建思路:计算各宽基指数中市净率(PB)小于1的个股数量占指数总成分股数量的比例,用以反映市场整体的估值态度和悲观情绪[50][52]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破净率 = (指数成分股中PB < 1的股票数量 / 指数总成分股数量) × 100%。报告列出了各主要宽基指数在特定日期的破净率具体数值[50][52] 4. 因子名称:指数换手率[15]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宽基指数的整体交易活跃程度[15]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指数换手率并非简单平均,而是采用加权平均计算,公式为:指数换手率 = Σ(成分股流通股本 * 成分股换手率) / Σ(成分股流通股本)[15] 5. 因子名称:交易金额占比[15] * 因子构建思路:计算单一宽基指数的成交金额在全市场(以中证全指为代表)成交金额中的占比,用以观察资金在不同板块间的流向[15]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某指数交易金额占比 = (该指数当日交易金额 / 中证全指当日交易金额) × 100%[15] 6. 因子名称:收益分布形态指标(峰度与偏度)[21][23]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分析宽基指数日收益率的分布形态,即峰度和偏度,来刻画收益分布的集中程度和对称性,并与历史时期进行对比[21][2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计算了近5年(基准期)和当前(观察期)的峰度和偏度。其中,峰度的计算减去了3(正态分布的峰度值),即报告中的峰度为超额峰度。偏度则直接计算。通过比较当前值与近5年基准值的差异(当前值 - 近5年值)来分析形态变化[21][23] 因子的回测效果 报告未提供上述因子在选股或择时策略中的具体回测绩效指标(如年化收益率、夏普比率、信息比率IR、最大回撤等)。报告内容主要为在特定时点(2025年11月18日)对这些因子的状态进行描述和展示其历史分位值[10][13][15][23][29][40][41][50][52]。
A股市场快照:宽基指数每日投资动态-20251119
江海证券·2025-11-19 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