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国碳市场钢铁、水泥、铝冶炼分配方案出台,稳步推进实质性高碳行业覆盖
浙商证券·2025-11-20 15: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对行业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如看好、中性、看淡)[1] 报告核心观点 - 全国碳市场扩容至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的配额分配方案出台,标志着首次扩容进入实质化新阶段 [1] - 方案政策延续性良好,旨在建立激励长期减排、保障市场稳定、兼具严格与灵活的碳配额管理体系 [1][3] - 新行业纳入步调预期偏向稳健,扩容行业分配方案对碳价影响有限 [1][4] - 2024年度配额与实际排放量相等,无实质性履约压力;2025年度配额盈亏率控制在3%以内,短期不会带来实际缺口 [1][2][13] 政策梳理总结 - 方案突出管控重点,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精准锁定碳排放量占全行业98%以上的重点生产企业 [2][12] - 对比征求意见稿,方案大幅提高可结转年度配额(从1万吨调整为10万吨),并收窄碳排放强度偏离度浮动区间(从±30%调整为±20%) [1][17] - 与电力行业相比,主要差异体现在分配方法(碳排放强度控制法 vs 基准值法)和计算单元(企业/生产线/工序 vs 发电机组) [20] 政策影响总结 - 政策连贯明确,在覆盖门槛、管控边界、市场单轨制等多方面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借鉴发电行业经验 [3][21] - 全国碳市场进入系统性扩围新阶段,未来将坚持“成熟一个、纳入一个”原则,目标到2027年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3][23] - 碳减排未来有望从软约束转向硬约束,配额管理将呈现总量控制制度化、分配方式多元化、配额供给紧缩化的转变 [3][24] - 2025年碳价从年初接近100元/吨下行至10月底略高于50元/吨,11月因天然气价格抬升和年末履约周期截止出现回升 [4][26] - 扩容行业分配方案符合市场预期,基础结转量提高对当前碳价支撑影响有限,碳价更多受年底电力行业履约周期影响 [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