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表现与核心矛盾 - 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实际GDP环比年率录得3.8%的高增长,第三季度预期高达4%[6] - 美国就业市场加速下行,8月非农新增就业仅2.2万人,3个月平均新增就业人数加速下滑,接近衰退周期表现[11] - 个人消费支出对第二季度实际GDP的拉动达到1.7%,8月实际个人消费支出同比增速为2.74%,与恶化的就业市场和消费信心出现背离[19][24] 消费韧性的支撑因素 - 居民名义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维持在4.6%左右,工资收入同比增速稳定在约5%,政府经常转账收入同比增速平均达8.5%[28][29] - 通胀压力不大,名义CPI在第二至第三季度小幅回升至3%,带来平均约2%的实际工资增幅[31] - 美股大幅上涨推动家庭净资产在第二季度达到197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0万亿美元,其中股票和共同基金资产贡献约7.2万亿美元[34][35] K型分化:结构性消费韧性 - 高收入家庭(前1%)资产中48%为股票和共同基金,而低收入家庭(末20%)资产中房地产占比高达44%[45] - 2024年8月,高收入家庭消费支出较2018年累计增长约16.7%,而低收入家庭累计增幅约为7.9%[62] - 就业压力集中在低收入人群,小型企业自5月以来已累计损失13万个就业岗位,而大企业10月新增就业贡献7.4万人[56][60] 前景展望:AI经济的关键变量 - 主要AI企业(如MSFT、META、AMZN等)第二季度资本开支合计从777亿美元上升至973亿美元,但自由现金流出现高位下滑[71] - AI相关就业不升反降,挑战者企业报告显示10月科技企业宣布裁员3.3万人,今年以来累计裁员超14万人,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17%[77] - 若AI能推动劳动生产率实质提升,可能支撑消费长期韧性;反之,若AI叙事消退,将导致消费与就业同步恶化[82][83] 传统宏观因素的影响 - 关税政策带来的通胀风险正在淡化,9月核心CPI同比为3%,预计2026年开始回落,对实际收入压力有限[87][89] - 财政政策对大美丽法案的个人减税利好中高收入组,但医保等支出削减可能损害低收入群体消费[94][95] - 历史经验显示,降息周期启动后约20-24个月,居民就业和消费才会触底反弹,2026年第二季度可能成为观察景气反弹的节点[97]
K型经济下,美国消费韧性前景存疑
东方证券·2025-11-20 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