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证券研究报告、晨会聚焦:机械王可:攻守易形:钙钛矿电池专题报告-20251120
中泰证券·2025-11-20 20:43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重点覆盖两大领域:人工智能(特别是Google Gemini 3 Pro模型)和光伏(钙钛矿电池技术)[2][3][7][8] - 人工智能领域认为基础模型能力实现代际跨越,正从模型提供商向平台化、全栈化布局演进,将重塑产业链价值格局[3][6][7] - 光伏领域认为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迎来商业化拐点,效率优势和成本下降使其成为下一代光伏技术的必然选择,产业扩产周期即将启动[7][8][9] 计算机行业:Gemini 3 Pro 点评 - Google Gemini 3 Pro模型在深度推理和多模态能力上实现显著提升,在Humanity's Last Exam测试中得分达37.5%,大幅超越GPT-5.1(26.5%)和Claude Sonnet 4.5(13.7%)[3] - 模型数学能力突出,在MathArena Apex测试中获得23.4%的得分,远超GPT-5.1(1.0%)和Claude Sonnet 4.5(1.6%)[3] - 推出生成式用户界面方案,能利用智能体编码能力为每个提示自动生成定制化交互式响应[4] - 发布智能体开发平台Google Antigravity,支持开发者免费使用Gemini 3 Pro等模型,可编排多个AI Agent并行工作并实现长时间无人干预运行[4] - 升级搜索场景的Search AI Mode,月度用户量已达20亿量级,查询扇出技术重大升级以提升搜索效率[5] - 基础模型厂商呈现全栈布局趋势,在基础层自研芯片和算力集群,在应用层向平台化、工作流化发展[6] 机械行业:钙钛矿电池专题 - 钙钛矿叠层电池理论效率上限达44%,远高于现有晶硅路线,预计远期量产效率将超35%[7][8] - 钙钛矿四端叠层组件性价比拐点已现,在当前晶硅组件效率23.2%、价格0.7元/W水平下,钙钛矿叠层可获得溢价1.28元/W,成本仅为1.2元/W[8] - 产业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协鑫光电于2025年10月实现GW级产线投产[8] - 预计2026年叠层组件效率将达28%,突破30%为必然趋势,届时性价比优势将显著高于晶硅[8] - 截至2025年10月,近10家企业已建成100MW钙钛矿产线,多家企业(如协鑫光电、极电光能、京东方)GW级产线已投产[9] - 鉴于钙钛矿叠层与晶硅产能的兼容性及性价比拐点显现,预计2026年晶硅大厂也将进行GW线扩产[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