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1121
国证国际·2025-11-21 11:02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当前市场处于关键消化阶段,资产配置在成长股与价值股、风险资产与避险资产间的取舍加剧了短线波动,而降息预期的不确定性将主宰美股短期走势[5] - 报告对量化派(2685 HK)的IPO给予专用评分4.1分,不建议融资申购,主要考虑因素包括其估值水平相对较高[14] 市场表现总结 - 昨日港股三大指数涨跌互现,恒生指数涨0.02%,国企指数跌0.08%,恒生科技指数跌0.58%[2] - 大市成交金额2,451.36亿元,主板总卖空金额588.61亿元,占可卖空股票总成交额之比率27.09%[2] - 南向资金流(港股通)净流入金额159.92亿元,盈富基金、恒生中国企业、阿里巴巴位列北水净买入前三;小米集团-W、泡泡玛特、赣锋锂业位列净卖出前三[2] - 北向资金共成交1,920.55亿元,占两市总成交额的11.24%,工业富联、中国铝业、兆易创新位列沪股通成交前三;宁德时代、中际旭创、阳光电源位列深股通成交前三[3] - 大消费行业涨幅较好,体育用品、家电、啤酒等板块表现不错,李宁涨4%,安踏体育涨2.15%,美的集团涨1.85%,海尔智家涨1.49%,百威亚太涨1.4%[3] - 汽车产业链承压,锂电池、汽车股、特斯拉概念等板块录得下跌,宁德时代跌5.66%,中创新航跌3.05%,赣锋锂业跌1.94%,零跑汽车跌5.9%,小鹏汽车-W跌4.49%,金力永磁跌3.56%[4] - 美股三大主要指数全线下挫,英伟达第三季业绩强劲但未能持续点燃市场情绪,叠加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显著降温[4] - 美国9月新增就业远高于预期,联邦基金期货显示12月降息机率降至40%以下[4] - 沃尔玛股价逆势上涨约6%,其三季度销售和营收均超市场预期,电商业务增长突出,被视为资金从高估值科技板块轮动至防御性资产的信号[4] 量化派公司点评 公司概览与业务 - 量化派是一家中国线上市场运营商,其消费电商平台羊小咩涵盖第三方市场供应商提供的多种消费品[7] - 公司从2022年4月开始经营汽车零售在线到线下平台消费地图,主要与汽车零售商合作吸引线上流量,引导至当地实体店线下购车[7] 财务表现 - 公司总营收从2022年的4.75亿元增至2024年的9.93亿元,复合增长率达44.7%[8] - 2025年前五个月营收4.14亿元,较2024年同期(3.00亿元)增长38.1%[8] - 增长核心驱动力来自核心平台羊小咩:2024年羊小咩营收9.25亿元,较2023年(2.00亿元)同比激增361.5%[8] - 2025年前五个月羊小咩营收4.06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达98.1%,较2024年的93.2%进一步提升[8] - 整体毛利率从2022年的65.8%跃升至2024年的96.9%,2025年前五个月维持96.7%的高位[8] - 核心业务羊小咩毛利率始终高于97%(2024年97.5%、2025年前五个月97.1%)[8] - 公司2022年录得轻微亏损0.03亿元,2023年转为盈利0.36亿元,2024年净利润提升至1.47亿元,2025年前五个月净利润1.26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8] 行业状况及前景 - 中国线上消费商店市场规模按交易总额计,从2020年的13.9万亿元增至2024年的25.7万亿元,2020-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6.5%[9] -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为29.1万亿元,2029年将达41.2万亿元,2025-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9.1%[9] - 2024年该市场占中国整体零售市场份额达36.9%,预计预测期内份额将进一步增加[9] 优势与机遇 - 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AI算法与统一技术平台"量星球",通过分析用户多维度数据构建动态消费图谱,实现"需求预判式"商品推荐[10] - 公司通过自然语言理解技术优化搜索体验,推动用户从"人找货"向"货找人"升级[10] 弱项与风险 - 线上消费市场由阿里、京东等巨头主导,公司面临用户争夺与市场份额拓展的压力[11] - 核心业务羊小咩在用户规模、品牌认知度上与头部平台差距较大[11] - 公司全球发售相关上市开支预计约1.07亿元(按发售价中位数计算),将对短期利润产生影响[11] - 2025年前五个月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达69.8%,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24.0%,供应商依赖度较高[11] - 2025年前五个月最大客户收入占比仍达8.0%,单一客户流失可能对短期收入产生冲击[11] 招股信息与资金用途 - 招股时间为2025年11月19日至11月24日,上市交易时间为11月27日[12] - 假设按每股发售价中位数9.30港元发行,公司预计收取的募集资金净额约为520万港元[13] - 募集资金将用于技术研发能力提升与技术基础设施改善(55%)、专有本地消费应用程序建设与业务模式推广(45%)[13] 投资建议与估值 - 公司招股价为8.80港元-9.80港元,对应发行后总市值为45.17-50.31亿港元(假设超额配售选择权未行使)[14] - 按中位数47.74亿港元市值计算,对应过往近12个月的PS为12.7倍,对应2024年市盈率约32.5倍[14] - 报告认为估值水平相对电商平台而言较高,综合考虑行业前景、公司基本面以及估值和市场情绪,给予IPO专用评分4.1分,不建议融资申购[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