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谈谈对“合理利率比价关系”的理解
德邦证券·2025-11-21 15:20

利率比价关系的本质与重要性 - 利率本质上是资金的回报率,源于资本的时间价值和风险补偿,任何金融资产都对应一个形式上的“利率”[9] - 不同资产利率的差异主要由资产的久期和风险不同所产生,有效市场中的套利机制会促使各类资产的利率比价保持合理[9][12] - 合理的利率比价是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要求,也是畅通货币政策传导的需要[9][12] 不合理利率比价关系的典型案例 - 2023年四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仅为1.69%,首度跌破1.70%,部分银行存款利率超过4%与贷款利率进入“3时代”形成局部倒挂[16] - 2024年4月,1年期AAA级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降至约2.08%,较同期1年期MLF利率低42个基点;7天期回购利率曾降至1.70%,低于逆回购1.8%的政策利率[21] - 2017年曾出现国债期限利差倒挂,6月9日1年期国债收益率(3.645%)一度高于10年期(3.629%)[23] - 2020年北京租金回报率仅1.88%,远低于纽约的6.25%和东京的5.51%;2023年上半年全国50城平均租金回报率约1.91%,低于同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2.81%)[27] - 截至2025年11月17日,沪深300股息率为2.57%,高出10年期国债收益率(1.81%)76个基点,但同期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仅为14.92%,远低于监管上限[32] 央行的五组利率比价关系与政策意图 - 央行提出五组关键利率比价关系,包括政策利率与市场利率、银行资产端与负债端利率、不同类型资产收益率、不同期限利率以及不同风险利率之间的关系[36][37][38] - 核心意图在于以政策利率为锚,理顺传导链条,加快向价格型调控框架转型,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减少资金空转[36][39] 资产配置中的利率比价应用 - 资产配置应重视利率比价关系反映的性价比,例如当股息率显著高于国债利率时,往往预示权益资产低估的配置机会[40][43] - 股息率与国债利率之差是关键参考指标,其达到历史极端值时往往预示着资产价格的“大反转”[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