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行业2026年度投资策略:人工智能产业变革持续推进,半导体周期继续上行
中原证券·2025-11-21 15:38

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产业变革持续推进,AI算力需求持续景气,云侧硬件基础设施处于高速成长中,端侧AI创新百花齐放 [8] - AI驱动半导体周期继续上行,存储器或迎来超级周期,半导体自主可控有望加速推进 [8] - 电子行业2025年初至今市场表现大幅强于沪深300,上涨38.35%,同期沪深300上涨16.85% [18][19] 2025年电子行业市场回顾 - 全球领先企业加速迭代AI大模型,大模型token处理量快速增长,推动AI算力硬件基础设施需求旺盛 [18] - 半导体行业2025年延续上行趋势,AI驱动存储器价格大幅上涨,美国半导体出口管制升级,带动相关板块上涨 [18] - 电子行业(中信)上涨38.35%,其中半导体、元器件、其他电子零组件分别上涨39.38%、89.51%、66.55% [18][19] 人工智能产业变革持续推进 云侧AI算力基础设施 - 国内外云厂商持续加大资本支出,25Q3北美四大云厂商资本开支合计964亿美元,同比增长67%,推动AI算力硬件需求高速成长 [8][39][40] - 大模型token处理量急剧增长,谷歌月均处理Tokens数量从2024年4月的9.7万亿增长至2025年10月的1300万亿,一年增长约50倍 [20][33] - AI服务器是支撑生成式AI的核心基础设施,预计2024-2028年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复合增速达15.5%,中国市场规模复合增速达30.6% [51][52][55] - AI算力芯片是“AI时代的引擎”,GPU占据AI加速芯片80%市场份额,英伟达主导全球市场,份额超80% [57][66][67] - AI驱动PCB行业技术变革,向高频、高速、高密度发展,AI服务器迭代升级推动PCB量价齐升,全球AI及高性能计算领域PCB市场2024-2029年复合增速达20.1% [98][107][109][111] 端侧AI创新应用 - AI眼镜是端侧AI最佳硬件载体之一,预计2025年全球销量达350万台,同比增长230%,2026年销量将达到千万台 [8][115][137] - 具身智能机器人进入量产阶段,特斯拉计划2025年生产数千台,2026年产量提升至5万台以上,传感器作为核心感知器官需求旺盛 [8][145][146] - 比亚迪推动“智驾平权”,高阶智驾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智驾硬件产业链包括芯片、传感器、线控底盘等环节 [8][9] AI驱动半导体周期上行 存储器超级周期 - AI驱动存储器行业或迎来超级周期,AI时代数据存储需求急剧增长,存储器价格加速上涨 [8][11] - 2024年全球AI驱动存储市场规模约287亿美元,预计2034年将激增至2552亿美元,2024-2034年复合增长率达24% [11] - 国内存储模组厂商在品牌、技术、供应链等方面建立竞争优势,AI及国产替代需求有望推动市场份额提升 [11] 半导体自主可控 - 美国半导体出口管制持续升级,“十五五”规划将科技自立自强列为主要目标,半导体自主可控加速推进 [8][11] - 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率较低的环节有望充分受益,包括AI算力芯片、CPU、FPGA、先进设备、制造、封装、EDA软件等 [11] - 在高端AI算力芯片进口受限背景下,国产AI算力芯片厂商有望加速发展,2024上半年国产AI芯片出货量已占整个市场份额约20% [96][97] 投资建议 - 云侧AI算力芯片建议关注海光信息,AI PCB建议关注沪电股份,AI眼镜SoC建议关注恒玄科技 [11] - 智能驾驶建议关注豪威集团,具身智能传感器建议关注汉威科技,AI大模型应用建议关注海康威视 [11] - 存储器建议关注江波龙及兆易创新,半导体设备建议关注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先进制造建议关注中芯国际,先进封装建议关注长电科技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