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报告对机械行业维持“强于大市”的投资评级,认为2026年行业投资将呈现“新复苏周期”与“新科技成长”双主线并重的格局 [5] - 新复苏周期主线聚焦于工程机械、船舶制造、基础件等传统领域,受益于设备更新周期启动、出海拓展加速及国产替代政策支持 [5][6] - 新科技成长主线围绕人形机器人、AIDC配套设备、锂电池设备等新兴领域,受十五五规划新兴产业政策驱动,具备高成长潜力 [5][7][8][9] 机械板块行情表现 - 2025年中信机械板块大幅上涨30.12%,跑赢沪深300指数(16.01%)14.11个百分点,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6 [5][14] - 三级子行业中锂电设备、基础件、半导体设备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03.2%、58.93%、48.05% [5][14] - 截至2025年11月20日,申万机械行业市盈率为36.1倍,位于近10年分位数的70.5%,估值处于较高水平 [19] - 2025年机械行业632家上市公司中上涨家数为549家,下跌83家,涨跌幅中位数为30.23% [21] 新复苏周期投资主线 工程机械 - 行业迎来新一轮设备更新周期(设备寿命约8-10年),2025年开启更新需求,预计持续至2030年 [25] - 2025年主要产品销量转正:1-10月挖掘机销量192,135台(同比增长17%),装载机销量104,412台(同比增长15.8%) [28][29] - 出海成为重要驱动力:2025年10月挖掘机出口占比达53.21%,三一重工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59.48% [40][43] - 电动化趋势加速:2025年10月电动装载机渗透率达25.36%,政策与经济性驱动技术升级 [44][46][47] - 重点推荐三一重工、徐工机械、浙江鼎力等主机龙头及核心零部件企业 [5][54] 船舶制造 - 行业处于长周期复苏:2025年1-9月造船完工量3,8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0%),手持订单24,22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5.3%) [57] - 企业盈利持续修复:2025年三季报行业毛利率达11.87%,净利率提升至5.72% [64][67] - 新船价格指数高位震荡(2025年10月为1106点),造船板价格回落至3780元/吨,成本端压力缓解 [55][60][61] - 重点推荐中国船舶,关注深海科技政策带来的产业链机会 [5][72] 基础件 - 国产替代加速:十五五规划强调产业链自主可控,政策支持基础件行业技术升级 [6][77][78] - 行业成长稳健:2025年三季报营业收入876.67亿元(同比增长11.78%),扣非归母净利润94.07亿元(同比增长22.3%) [79][80] - 重点推荐新强联(风电轴承)、应流股份(航空锻件)、国机精工(特种轴承)等细分领域龙头 [6][85] 新科技成长投资主线 人形机器人 - 工业机器人周期复苏:2025年9月产量76,287台(同比增长28.3%),下游汽车、电子需求回暖 [86][88] - 人形机器人进入量产元年:2025年国内企业获大额订单(如优必选中标2.5亿元合同),特斯拉计划2026年启动第三代产品生产 [7][105][108][110] - 核心零部件需求爆发:线性驱动器(滚柱丝杠+无框力矩电机)、灵巧手(腱传动/连杆式)、传感器等供应链迎增量空间 [111][112][119] - 重点推荐埃斯顿(机器人本体)、绿的谐波(谐波减速器)、步科股份(无框力矩电机)等 [7] AIDC配套设备 - 算力需求驱动液冷散热市场: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快速扩张,液冷技术成为AIDC能效关键 [8][45][48] - 备用电源需求增长:燃气轮机、UPS、柴油发电机组等配套设备需求提升 [8][9] - 重点推荐英维克(液冷设备)、应流股份(燃气轮机零部件) [8][9] 锂电池设备 - 行业底部反转:新能源汽车与储能需求爆发,2025年三季报锂电设备企业业绩修复加速 [9][54][56] -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带动新一代设备需求,先导智能等头部企业获订单 [9][58][59] - 重点推荐先导智能,关注固态电池设备领先企业 [9]
机械行业2026年度投资策略:新复苏周期、新科技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