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锂电产业链持续景气,供需格局优化,价格触底修复,部分环节如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等因需求强劲、供给偏紧而进入上升阶段,维持新能源汽车行业“推荐”评级 [3][4][77][78] - 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保持强劲增长,10月产销分别完成177.2万辆和171.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1.1%和20%,1-10月累计产销同比分别增长33.1%和32.7%,渗透率达46.7% [3][48] - 投资策略上优选有望贡献超额收益的方向,包括机器人、固态电池、电池材料α品种、液冷散热等,并列出具体看好的公司 [4][78] 行情跟踪 - 本周(截至2025年11月23日)行业指数普遍回调,新能源汽车指数、锂电池指数、燃料电池指数、充电桩指数、储能指数周涨跌幅分别为-7.34%、-10.99%、-8.46%、-9.57%、-11.60% [5][14] - 2025年初至今,电力设备行业指数上涨35.21%,跑赢沪深300指数22.03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4 [17] - 细分指数年初至今表现强劲,锂电池指数、储能指数、新能源汽车指数涨幅分别达58.06%、46.52%、38.80% [21] - 个股层面,本周深中华A、盛新锂能、滨海能源涨幅靠前,分别上涨32.2%、12.2%、9.8%;华盛锂电、海科新源、西典新能跌幅靠后,分别下跌33.2%、25.4%、23.6% [5][25][26] 锂电产业链价格跟踪 - 碳酸锂价格本周报价9.24万元/吨,较上周上涨8.4%,年初至今上涨23.1%;氢氧化锂报价8.13万元/吨,较上周上涨6.3%,年初至今上涨16.8% [30][33] - 六氟磷酸锂价格本周报价17.50万元/吨,较上周大幅上涨15.5%,年初至今涨幅高达180% [30][33] -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本周报价3.81万元/吨,较上周上涨8.1%,年初至今上涨13.2% [30][33] - 钴价(长江有色)本周报价40.5万元/吨,较上周上涨2.0%,年初至今大幅上涨138.2%;镍价(LME)本周下跌2.7% [30][33] - 隔膜、铝塑膜及部分电解液价格本周保持稳定 [30][33][36] 产销数据跟踪 - 2025年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77.2万辆和171.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1.1%和20% [3][48] - 2025年1-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分别为1301.5万辆和1294.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1%和32.7%,占汽车总销量的46.7% [3][48] - 主要车企10月销量表现分化:比亚迪销量44.2万台(同比-12%),理想交付3.18万台(同比-38%),小鹏交付4.20万台(同比+76%),蔚来交付4.04万台(同比+93%) [49] - 10月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84.1GWh,环比增长10.7%,同比增长42.1%;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67.5GWh,占比80.3%,同比增长43.7% [64] 行业动态 -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将发布通知,建议磷酸铁锂企业参考行业平均成本区间报价,以遏制低价内卷和无序竞争 [66] - 激光雷达企业禾赛科技获得小米和理想2026年全系车型定点合作,并达成激光雷达100%标配,累计激光雷达交付量已突破200万台 [66] - 华为宣布其乾崑智驾ADS高速L3解决方案即将启动商用,鸿蒙座舱已拥有134万用户 [67] - 广汽昊铂成为全国首家获批最高时速120公里L3测试牌照的车企 [68] - 特斯拉Robotaxi服务正式向公众开放(限iPhone用户),并计划年底前全面取消安全监督员 [69] - 英伟达2026财年第三季度汽车业务收入5.92亿美元,同比增长32%,并推出新的自动驾驶开发平台 [70] 重点公司公告 - 深圳新星全资子公司年产10,000吨三氟化硼气体及20,000吨三氟化硼络合物项目已完成建设并具备试生产条件,产品应用于锂电池、固态电池添加剂等领域 [72] - 豪鹏科技越南生产基地已顺利投产,其BBU电池业务已成功导入多家行业头部客户并实现批量交付 [73] - 盛新锂能与华友控股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后者预计在2026-2030年期间采购锂盐产品22.14万吨,订单金额或达约200亿元 [74] - 容百科技与宁德时代签订合作协议,成为其钠电正极粉料第一供应商,宁德时代承诺每年采购不低于其总采购量的60% [75]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 - 维持新能源汽车行业“推荐”评级,看好产业链价格触底修复及优质企业 [4][78] - 具体投资方向包括:1)主材:如宁德时代、尚太科技、湖南裕能等;2)新方向:机器人(浙江荣泰)、液冷散热(强瑞技术、申菱环境等)、固态电池(深圳新星、豪鹏科技等) [4][78]
锂电产业链持续景气,多环节价格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