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市场调整符合“震荡整固注意防守”预判,风险释放后可在指数重要支撑位分段布局受益于明年景气边际改善的板块[7] - 全球风险资产呈现“内稳外荡”格局,资金从科技板块流向估值较低的资源品、消费、周期、制造等板块[7] - 投资者风险偏好向中间收敛,重点关注消费、周期、制造等领域的中盘蓝筹[7] 市场策略 - 11月以来全球股市经历明显“再平衡”,资金从前期涨幅较大的科技板块流出,转向估值相对较低的资源品、消费、周期、制造等板块[7] - 各大指数半年线支撑较为强劲,可考虑逢指数重要支撑位分段布局上述受益于明年景气边际改善的板块[7] - 相关ETF包括中证500ETF(159922)和中证1000ETF(512100)[7] 风格策略 - 科技成长散而后擒,周期制造消费微澜蓄浪[4] - 结合上市公司三季报,非银金融、钢铁、基础化工、机械、部分消费品等行业资本回报出现明显改善[7] - 随着消费、周期、制造等领域景气度恢复以及市场风险评价下行,风险偏好向中间收敛[7] - 相关ETF包括消费ETF(159928)、基建50ETF(516970/159635)、工程机械ETF(159542)等[7] 行业策略(机械) - 《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从供需两侧发力,重点培育优质企业与细分产业集群,中盘蓝筹企业直接受益[7] - 行业呈现内需稳健、外需强劲态势,2025年1-10月叉车行业销量同比增长14.2%,其中出口同比增长15.5%[7] - 中美关税趋于稳定,机械装备出口需求有望持续释放,经营稳健的中盘蓝筹企业出海弹性更大[7] - “十五五”规划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在液压件、五轴机床等细分领域具备技术优势的企业有望把握传统设备更新机遇并切入新兴赛道[7] - 相关标的包括中集车辆(301039)和杭叉集团(603298),相关ETF包括机床ETF(159663)和专精特新ETF(563210)[7] 主题策略(AI应用) - Nano banana2正式发布,核心突破在于引入类LLM思考链路,从扩散式生成跃迁到推理驱动的视觉智能生成[7] - 底模能力为应用第一生产力,具有硬件-研究-模型-应用场景全栈AI路径的科技大厂更受益[7] - 相关ETF包括传媒ETF(512980/159805)、中概互联ETF(513220/159605)、恒生互联网ETF(513330/159688)[7]
投顾晨报:防守策略生效,布局窗口将现-20251123
东方证券·2025-11-23 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