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近期A股市场出现显著调整,主要受国内经济数据走弱、美元指数走强、年底业绩压力和资金面落袋为安等多因素影响[2][4][5] - 市场短期将处于数据和政策真空期,可能维持震荡格局,企稳回升的关键信号在于12月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5][6] - 展望后市,随着明年一季度政策可能加码、总需求触底回升及业绩披露期结束,A股有望重新回到上行周期,指数在明年一季度见到下一个高点的概率较大[4][6][51] - 市场风格将发生切换,偏赛道科技类股票表现可能弱于偏大盘蓝筹和金融周期类股票,顺周期涨价资源品、服务业消费、自主可控成为三大投资主线[2][4][6] 市场调整原因分析 - 经济数据走弱:10月经济数据明显走弱,以各部门总支出计算的总需求增速同比再度转负至-1.0%(9月为2.7%),广义政府支出增速(MA3)为-3.4%,商品房销售额增速(MA3)为-17.3%[10][11][12] - 外部环境压力:美元指数因美联储降息预期推迟而走强,最高触及100.395,12月降息预期最低降至30%,恒生科技指数从10月初高点累计下跌超19%[17][18] - 业绩披露期压力:临近年底,市场进入业绩披露期,此前涨幅较大的小微盘股面临业绩检验,中证2000指数单周大跌6.8%[7][20][21] - 资金面收紧:11月融资资金入场节奏放缓,融资余额由11月初2.48万亿小幅下降至2.47万亿,融资资金前四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出3.2亿元[25][26][76] 市场展望与关键信号 - 政策窗口期:12月中旬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决定性政策窗口,历史经验表明经济下行压力会倒逼政策加码,若会议出台扩张性政策将极大提振市场预期[5][15][16] - 外部环境观察点:美联储政策路径明朗化是关键,重点关注11月26日将公布的10月PCE数据,该数据是12月议息会议前最后一个重磅数据[17][19] - 时间节点:业绩披露期效应最大影响在1月上旬至中旬,随着业绩披露高峰期来临将迎来靴子落地效果,A股有望从12月中上旬开始发动跨年行情[5][24][51] 行业与风格配置建议 - 风格切换:偏赛道科技类股票可能表现弱于偏大盘蓝筹和金融周期类股票,小盘股在四季度后期出现下跌并跑输的概率加大[4][6][21] - 三大投资主线:顺周期涨价资源品、服务业消费、自主可控成为接下来重点布局领域,2026年被视为中美共振之顺周期大年,PPI可能加速走高[4][6][51] - 港股机会:恒生科技指数PE-TTM为20.97,处于历史14.8%分位,在均值-1倍标准差附近,进入配置价值区间[30][32] 资金流向分析 - ETF净流入:ETF净申购对应净流入383.5亿元,宽指ETF均为净申购,其中科创50ETF申购最多达58.1亿份,行业ETF以净申购为主,医药ETF申购较多达45.6亿份[76][81] - 融资净流出:融资资金前四个交易日净流出3.2亿元,集中买入国防军工(净买入16.3亿元)、计算机、电力设备等,净卖出电子、医药生物、有色金属等[76][84] - 公募基金发行:新成立偏股类公募基金140.0亿份,较前期上升49.7亿份[76][82] 行业景气度观察 - TMT领域:存储器价格持续上涨,8GB DDR4 DRAM价格周环比上行5.27%至12.82美元,DRAM指数周环比上行12.45%至1709.71,10月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增幅扩大11.80个百分点至17.70%[58][60] - 高端制造:10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幅收窄10.40个百分点至17.90%,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增幅收窄12.00个百分点至6.20%[66][67] - 房地产:1-10月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降幅扩大0.9个百分点至-19.80%,商品房销售额累计同比降幅扩大1.7个百分点至-9.60%[68][71] 主题投资风向 - AI大模型竞争:谷歌正式发布新一代AI大模型Gemini 3,在多项基准测试中实现跨越式进步,在数学推理测试MathArena Apex中取得23.4分的成绩[91][100] - 国内科技进展:阿里千问APP上线公测,腾讯开源视频生成模型HunyuanVideo 1.5,小米全面开源具身大模型MiMo-Embodied[91][96][97] - 硬科技基金:首批16只硬科技产品获批,包括7只科创创业人工智能ETF、3只科创板芯片ETF、4只科创板芯片设计主题ETF,预计近期启动募集[94]
A股投资策略周报:A股调整的原因和恢复上涨的信号-20251123
招商证券·2025-11-23 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