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看好 维持 [3] 报告核心观点 - 医疗设备行业在经历2023-2024年连续两年下滑后,于2025年迎来拐点,行业回归正增长,主要驱动力为设备更新政策带动的医院采购需求增加,未来行业有望回归稳健增长 [9] - 2025年10月设备招采金额同比和环比均恢复增长,预计下半年将维持较快增长 [16] - 医疗设备国产化率持续提升,从2019年的19%提升至2025年10月的48% [20] - 县域市场集采占比较低且降幅相对缓和,对设备企业毛利率和净利率影响有限 [42][50] 设备招采:持续恢复,看好业绩释放 - 行业整体拐点:2025年医疗设备招采恢复正增长,结束此前连续两年的下滑态势 [9] - 季度趋势:下半年为医院招采传统旺季,上半年招采金额占全年比重在30-50%之间;基于2025年上半年845亿元的招采规模,预计全年规模在1876亿元至2411亿元之间 [13] - 月度数据:2025年10月设备招采规模为162.54亿元,同比增长13.84%,环比增长0.28%;2025年1-10月累计规模达1446.65亿元,同比增长39.63% [16] - 主要品类表现: - 超声设备:2025年10月招采规模15.56亿元,同比增长54.04%,环比减少12.73%;1-10月累计规模156.28亿元,同比增长62.07% [25] - CT设备:2025年10月招采规模19.96亿元,同比增长44.06%,环比增长13.32%;1-10月累计规模183.08亿元,同比增长80.81%,其中4月增速创历史新高,达211% [26] - MRI设备:2025年10月招采规模18.81亿元,同比减少1.74%,环比增长13.04%;1-10月累计规模166.63亿元,同比增长58.54% [29] - 消化道内镜:2025年10月招采规模5.03亿元,同比减少4.89%,环比减少13.87%;1-10月累计规模46.69亿元,同比增长28.69% [35] - 手术机器人:2025年10月招采规模6.30亿元,同比增长112.76%,环比增长75.17%;1-10月累计规模39.54亿元,同比增长42.98% [36] - 国产化率提升:整体国产化率从2019年的19%提升至2025年10月的48% [20];分品类看,2025年1-10月DR国产化率达80%,超声为45%,CT为40%,MRI为38%,消化内镜为25% [20] 集采:县域市场集采占比较低,降幅缓和 - 集采占比:县域医共体采购是设备集采主要形式,2019-2024年间,按销售额测算的集采占比在6-9%,按设备数量测算的集采占比在5-8%,占比较低 [42] - 国产化率:2025年1-8月县域市场整体国产化率为53%,而集采市场的国产化率高达80%,集采政策成为推动国产化率提升的关键力量 [46] - 价格降幅:2025年1-8月县域医疗设备集采市场整体降幅缓和,不同品类分化;监护仪降幅较大为57%,而CT、MRI、超声、DR、呼吸机等品类降幅在30%以内,未触及出厂价,对设备企业毛利率和净利率影响有限 [50]
医疗设备行业10月更新:招采金额环比同比均恢复增长态势
长江证券·2025-11-23 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