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中国股市持积极看法,预测主要指数将在2027年底前上涨30-40%,并创下历史新高[4] - 核心投资策略包括:在市场回调时买入,并聚焦于alpha机会,如中国领先的10家公司、第十五五年规划受益股、中国AI主题、出海领军企业、反内卷受益股以及A股小盘成长股,同时通过股东回报组合获取有吸引力的现金收益[5] 市场前景与驱动因素 - MSCI中国指数从2022年底的低点已反弹80%,尽管经历了四次主要回调,但预计将进入更可持续的上升趋势[4] - 推动市场上涨的四大支柱包括:亲市场政策窗口开启、增长重新加速、估值具吸引力以及强劲的资金流[6] - 预计未来两年中国股市将上涨约30%,由低双位数的趋势利润增长和适度的市盈率扩张驱动[20] - 当前MSCI中国远期市盈率为12.9倍,宏观模型隐含的合理市盈率为13.7倍,若考虑AI和流动性超调,市盈率可能达到14.9倍,显示右尾风险定价具吸引力[9][71] 盈利增长动力 - AI、反内卷和"出海"战略有望将趋势每股收益增长提升至低双位数水平[6][38] - AI相关的资本支出正在推动盈利增长,中国科技公司下一个十二个月的资本支出估计达1800亿美元,资本支出对盈利的敏感度为0.28[42] - 反内卷政策为重燃利润再通胀带来希望,预计到2029年,非内卷行业的净利率将提升至9.3%,而内卷行业为6.3%[47][48] - 中国企业的海外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13.6%增长至目前的16%,"出海"趋势有助于提升盈利[62] 政策环境与监管周期 - 亲市场政策窗口在中期内预计保持开放,涵盖货币、财政、房地产、股市和监管等多方面支持措施[31] - 政策托底已压缩了左尾增长和政策风险,股权风险溢价从2024年9月的7.5%降至当前的5.6%[27][28] - 民营企业监管周期已出现拐点,支持民营经济的根本性法律生效,政策立场转向宽松[32][33] - 房地产行业对经济增长的拖累正在减弱,其对GDP增长的贡献度预计在2025年和2026年均为-1.6%[30] 估值与资金流 - 中国股市估值处于周期中游水平,MSCI中国远期市盈率为12.9倍,相对于全球发达市场有36%的折价,相对于新兴市场(除中国外)有7%的折价[64] - 中国资本向权益资产的迁移可能已经开始,国内潜在资本重配规模达数万亿美元,家庭金融资产中权益配置每提升1个百分点,可能带来0.6万亿元人民币的增量资金流入[75][78][79] - 外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配置有所改善,全球主动型基金的中国配置权重从2024年12月的6.8%升至2025年10月的7.1%,但仍低于基准约300个基点[81] 投资主题与行业配置 - 看好的六大投资主题包括:出海领军企业、中国AI、股东回报、中国领先10公司、反内卷受益股、第十五五年规划受益股和小巨人,自2024年以来这些主题表现强劲,涨幅在26%至104%之间[16][17][132] - 在行业配置上,超配互联网/AI科技、服务、保险和材料行业;对科技硬件、汽车、医疗保健等行业持市场权重;低配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和电信等行业[130] - 第十五五年规划受益组合包含50只中盘股,涉及半导体、电子设备、机械、生物技术等行业,该组合市值达13万亿美元,远期市盈率为26.4倍,远期市盈增长比为1.0倍[120][124][126] 区域与市场策略 - 在区域背景下超配中国,同时看好北亚市场,对印度、日本、中国A股等市场也持超配或市场权重看法[87] - A-H股轮动模型显示H股在未来三个月可能小幅跑赢A股[127] - 牛市策略建议在市场修正时买入,并聚焦alpha机会,因个股回报分化加剧,选股重要性上升[90][92]
高盛中国策略_慢牛市场中的五年规划-GS China Strategy_ Your _5-Year Plan_ in a Slow(er) Bull Market [Presentation]
高盛·2025-11-24 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