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市场风格正从科技主导转向科技与周期板块的再平衡,反内卷政策下化工行业机会凸显 [4] - 化工行业资本开支接近尾声,供需格局修复,反内卷政策有望推动行业迎来业绩与估值的双重抬升 [4] - 化工行业在产能优化效率、行业协同能力及高端转型路径上相较于其他传统周期行业具备显著优势 [25][30] - 投资机会把握两个要点:优选产品丰富、能耗控制好的龙头公司;关注行业ETF流入强化的龙头风格 [5][83] - 重点推荐三个细分方向:石化、煤化工、涤纶长丝+PTA [5][83] 市场风格再平衡 - 自10月最后一周起,观点转向科技与周期再平衡,触发因素是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科技与周期板块盈利同步发力 [4][14][15] - 再平衡的另外两个原因是科技板块年内累计涨幅较高,以及机构仓位在科技板块上过于集中 [4][15] - 此再平衡阶段预计持续1-2个月,展望2026年,风格将更均衡,科技中长期仍占优,顺周期机会在PPI,红利风格将优于2025年 [4][15] 产能周期与化工行业优势 - 大盘视角:2025年第三季度A股(非金融)产能出清加速,资本开支同比连续6个季度为负,2025年第三季度分别为-4.65%,在建工程同比近8年来首次转负至-2.33% [18][19] - 反内卷政策支撑企业利润率,全A(非金融)销售利润率-TTM连续3个季度企稳回升 [19] - 行业视角:化工行业相比钢铁、煤炭、水泥等更具优势,体现在产能优化效率高(老旧产能占比高,如炼化装置39.9%运行超20年)、行业协同能力强(国企占比高,龙头定价权突出)、高端转型路径清晰(政策支持明确) [25][30] 化工行业供需与成本分析 - 供给端:行业资本开支接近尾声,截至2025年上半年基础化工上市公司在建工程共计3504亿元,同比下降10%;2025年1-8月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5.2% [4][25][31] - 需求端:国内以旧换新等政策提振内需,2025年前三季度汽车销量同比+10.9%,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29.7%;中国化工品全球竞争力强,2023年销售额占全球43.1%,出口韧性足,2025年9月出口金额3286亿美元,同比增长8% [35][40][42] - 成本端:2025年以来油煤价格震荡下行,成本支撑减弱,截至2025年10月13日,布伦特原油价格较年初下跌17%,国内无烟煤价格较年初下跌13% [47][49] 行业景气周期与估值对标 - 复盘历史,化工行情推动力已从需求刺激转向供给侧改革,当前PPI处于底部区间 [54][55] - 对标反内卷先锋制冷剂行业(2024年动态PE均值44.23倍,PB均值3.59倍),截至2025年11月20日,基础化工板块PE为29.43倍,PB为2.18倍,显示在反内卷政策推动下,化工行业有业绩和估值双重抬升空间 [66] 细分行业投资建议 - 石化:落后产能退出与高端材料自给率提高并行,行业景气拐点可期,推荐恒力石化、万华化学 [5][83][84][91][93] - 煤化工:反内卷政策推动下龙头景气上行弹性充足,推荐华鲁恒升,受益标的鲁西化工 [5][83][98][104] - 涤纶长丝+PTA:反内卷走在前列,周期拐点率先到来,PTA行业2019-2024年有效产能年均复合增速12.5%,2025年预计新增产能870万吨,扩产接近尾声,行业集中度高(CR7为76%),推荐新凤鸣、桐昆股份 [5][83][112][113][114][118][120]
投资策略专题:科技周期再平衡,反内卷下化工机会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