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研报内容,现对其中涉及的量化模型与因子进行总结如下: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扩散指数模型-首次阈值法(左侧交易)[4][5][41]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微盘股扩散指数进行左侧交易,当指数首次触及预设的风险阈值时触发交易信号[5][41]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该模型的核心是监测微盘股扩散指数的数值。当扩散指数在特定观察日收盘时达到或超过预设的阈值(例如0.925),则模型会发出空仓信号。具体而言,该模型于2025年11月14日收盘时,因扩散指数收于0.925而触发了空仓信号[5][41] 2. 模型名称:扩散指数模型-延迟阈值法(右侧交易)[4][5][44][46]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微盘股扩散指数进行右侧交易,在指数确认突破阈值后给予交易信号,相较于首次阈值法有所延迟[5][44][4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该模型同样监测微盘股扩散指数,但在信号触发机制上更为谨慎。它要求指数在首次触及阈值后,在后续的某个交易日收盘时确认该水平(例如收于0.8975),才正式发出交易信号。具体而言,该模型于2025年11月17日收盘时,因扩散指数收于0.8975而给予了空仓信号[5][46] 3. 模型名称:扩散指数模型-双均线法(自适应交易)[4][5][47] * 模型构建思路:采用两条移动平均线来判断微盘股扩散指数的趋势,从而自适应地产生交易信号[5][4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该模型通过计算扩散指数的两条不同周期的移动平均线(具体周期未在报告中明确给出),并根据两条均线的相对位置(例如短期均线上穿长期均线为看多信号,反之为看空信号)来生成交易指令。具体而言,该模型于2025年10月13日收盘时给予了看多的信号[5][47] 4. 模型名称:小市值低波50策略[7][16][33] * 模型构建思路:在万得微盘股指数的成分股中,结合市值和波动率两个因子,筛选出50只股票构建投资组合[7][16][3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该策略的构建过程分为两步。首先,确定股票池为万得微盘股指数(8841431.WI)的成分股。其次,在该股票池内,同时使用“小市值”和“低波动”两个标准进行筛选,优选同时满足条件的50只股票。组合每双周调仓一次。交易成本假设为双边千分之三[7][16][33]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小市值低波50策略,2024年收益7.07%,超额收益-2.93%(基准为万得微盘股指数);2025年至今(YTD)收益63.78%,本周超额收益-2.23%[7][16][33]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对数市值因子[16][31] * 因子构建思路:使用股票总市值的自然对数来衡量公司规模大小[16][3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对于每只股票,计算其总市值的自然对数。公式为: 其中,总市值单位为亿元[16][31] 2. 因子名称:非线性市值因子[16][31]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对市值进行非线性变换,以捕捉市值因子中可能存在的非线性效应[16][3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详细说明其具体构建公式,但指出其本周表现与对数市值因子完全相同(rankIC均为0.225),可能为对数市值因子的某种非线性变形[16][31] 3. 因子名称:贝塔因子[4][16][31]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股票收益率相对于市场基准收益率(通常为市场指数)的敏感度,即系统性风险[4][16][3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通过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因变量为股票的历史收益率,自变量为市场基准的历史收益率。回归系数即为贝塔值。公式可表示为: 其中, 是股票i在t期的收益率, 是市场组合在t期的收益率, 即为所求的贝塔因子值[4][16][31] 4. 因子名称:未复权股价因子[4][16][31] * 因子构建思路:直接使用股票的未复权价格作为因子,可能用于捕捉低价股效应[4][16][3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直接取用股票的未复权收盘价作为因子值[4][16][31] 5. 因子名称:过去一年波动率因子[16][31] * 因子构建思路:计算股票过去一年日收益率的年化标准差,用以衡量股票的历史风险或波动程度[16][3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计算股票过去约250个交易日(一年)日收益率的标准差,然后进行年化。公式为: 其中, 为日收益率, 为日收益率的均值,N为交易日的数量[16][31] 6. 因子名称:过去10天收益率因子[16][31] * 因子构建思路:计算股票过去10个交易日的累计收益率,作为短期动量或反转效应的代理变量[16][3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因子值为过去10个交易日(包含当日)的累计收益率。公式为: 其中, 为当前收盘价, 为10个交易日前的收盘价[16][31] 7. 因子名称:动量因子[16][31]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股票在过去特定时期内的价格趋势,通常用于捕捉动量效应[16][3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明确其具体计算窗口,但通常为过去一段时间(如11个月至1个月前)的累计收益率,以排除近期反转效应[16][31] 8. 因子名称:杠杆因子[4][16][31]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公司的财务杠杆水平,通常使用资产负债率等指标[4][16][3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给出具体计算公式,通常可能为总资产除以净资产,或总负债除以总资产等[4][16][31] 9. 因子名称:单季度净利润增速因子[16][31]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公司最新单季度净利润相对于去年同期的增长情况,反映公司近期的盈利增长能力[16][3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因子值为(本期单季度净利润 - 上年同期单季度净利润) / |上年同期单季度净利润|。公式为: 其中, 为本期单季度净利润, 为上年同期的单季度净利润[16][31] 10. 因子名称:标准化预期盈利因子[16][31] * 因子构建思路:使用分析师的预期盈利数据,并经过标准化处理(如除以总资产或总市值),以衡量公司的估值或盈利预期[16][3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给出具体构建方法,可能为预期每股收益(EPS)除以当前股价,或预期净利润除以总市值等[16][31] 11. 因子名称:自由流通比例因子[4] * 因子构建思路:使用自由流通股本占总股本的比例作为因子,可能与流动性或市场关注度相关[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因子值为自由流通股本 / 总股本[4] 12. 因子名称:成交额因子[4] * 因子构建思路:使用股票的成交金额作为因子,通常作为流动性或关注度的度量[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直接取用股票的日成交额或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成交额作为因子值[4] 13. 因子名称:流动性因子[4]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股票的流动性,可能基于价量关系构建,如Amihud非流动性指标的反向[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给出具体构建方法[4] 14. 因子名称:股息率因子[4] * 因子构建思路:使用股票的股息率作为因子,属于盈利类因子[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因子值为每股股息 / 每股股价[4] 15. 因子名称:非流动性因子[4]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股票的非流动性程度,通常与流动性因子相反,可能基于Amihud指标等[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给出具体构建方法[4] 16. 因子名称:pe_ttm倒数因子[4] * 因子构建思路:使用市盈率(TTM)的倒数作为因子,属于估值类因子,也称为盈利收益率[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因子值为1 / 市盈率(TTM)[4] 17. 因子名称:单季度净资产收益率因子[4] * 因子构建思路:使用单季度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因子,衡量公司当季的盈利能力[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因子值为单季度净利润 / 当期平均净资产[4] 18. 因子名称:成长因子[31] * 因子构建思路:综合衡量公司的成长性,可能由多个成长类指标合成[3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给出具体构建方法[31] 19. 因子名称:盈利因子[31] * 因子构建思路:综合衡量公司的盈利能力,可能由多个盈利类指标合成[3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给出具体构建方法[31] 20. 因子名称:10天自由流通市值换手率因子[31] * 因子构建思路:计算过去10天的自由流通市值换手率,作为短期流动性的度量[3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因子值为过去10天日均成交额 / 自由流通市值[31] 21. 因子名称:10天总市值换手率因子[31] * 因子构建思路:计算过去10天的总市值换手率,作为流动性的度量[3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因子值为过去10天日均成交额 / 总市值[31] 22. 因子名称:pb倒数因子[31] * 因子构建思路:使用市净率(PB)的倒数作为因子,属于估值类因子[3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因子值为1 / 市净率[31] 23. 因子名称:残差波动率因子[31]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股票收益率中不能被市场因子解释的部分(残差)的波动率,代表特异风险[3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通过回归模型(如市场模型)计算残差序列,然后计算残差序列的标准差[31]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对数市值因子,本周rankIC值0.225,历史平均rankIC值-0.034[16][31] 2. 非线性市值因子,本周rankIC值0.225,历史平均rankIC值-0.034[16][31] 3. 贝塔因子,本周rankIC值0.083,历史平均rankIC值0.003[16][31] 4. 未复权股价因子,本周rankIC值0.065,历史平均rankIC值-0.017[16][31] 5. 过去一年波动率因子,本周rankIC值0.06,历史平均rankIC值-0.033[16][31] 6. 过去10天收益率因子,本周rankIC值-0.226,历史平均rankIC值-0.061[16][31] 7. 动量因子,本周rankIC值-0.196,历史平均rankIC值-0.006[16][31] 8. 杠杆因子,本周rankIC值-0.114,历史平均rankIC值-0.005[16][31] 9. 单季度净利润增速因子,本周rankIC值-0.11,历史平均rankIC值0.019[16][31] 10. 标准化预期盈利因子,本周rankIC值-0.104,历史平均rankIC值0.013[16][31] 11. 自由流通比例因子,本周rankIC值0.138,历史平均rankIC值-0.012[4] 12. 成交额因子,本周rankIC值0.116,历史平均rankIC值-0.081[4] 13. 流动性因子,本周rankIC值0.075,历史平均rankIC值-0.041[4] 14. 股息率因子,本周rankIC值0.064,历史平均rankIC值0.022[4] 15. 非流动性因子,本周rankIC值-0.161,历史平均rankIC值0.039[4] 16. pe_ttm倒数因子,本周rankIC值-0.138,历史平均rankIC值0.016[4] 17. 单季度净资产收益率因子,本周rankIC值-0.089,历史平均rankIC值0.021[4] 18. 成长因子,本周rankIC值0.031,历史平均rankIC值0.011[31] 19. 盈利因子,本周rankIC值0.022,历史平均rankIC值0.021[31] 20. 10天自由流通市值换手率因子,本周rankIC值-0.019,历史平均rankIC值-0.006[31] 21. 10天总市值换手率因子,本周rankIC值-0.02,历史平均rankIC值-0.005[31] 22. pb倒数因子,本周rankIC值-0.033,历史平均rankIC值0.012[31] 23. 残差波动率因子,本周rankIC值-0.041,历史平均rankIC值-0.002[31]
微盘股指数周报:微盘股高位回调,后市谨慎乐观-20251125
中邮证券·2025-11-25 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