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维持汽车行业“超配”评级,看好2026年上半年投资机会,核心驱动力包括乘用车市场销量持续增长、新能源高端市场放量、激光雷达需求快速增长以及Robotaxi商业化加速 [1][4][105] - 行业业绩稳健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汽车行业营业收入30088.47亿元,同比增长10.13%,归母净利润1222.52亿元,同比增长7.46% [12] - 投资主线聚焦两大领域:一是国内豪华SUV头部车企,受益于高端新能源市场对传统豪华品牌的替代;二是激光雷达与Robotaxi产业链上的优质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 [4][105] 汽车板块业绩及行情回顾 - 2025年前三季度汽车行业营收同比增长10.13%至30088.4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46%至1222.5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97%至1026.63亿元 [12] - 行业毛利率同比减少0.73个百分点至15.70%,净利率同比下降0.07个百分点至4.28%,主要因价格战导致车企降价换取销量 [16] - 期间费用率下降,研发费用率同比提高0.26个百分点至4.42%,反映智能化竞争加剧 [19] - 申万汽车板块298家上市企业中,75.50%实现营收同比增长,59.73%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22] - 截至11月18日,申万汽车板块年内累计上涨18.95%,跑赢沪深300指数2.17个百分点,子板块中摩托车及其他(35.72%)、汽车零部件(28.69%)表现领先 [24] 乘用车市场与新能源高端化 - 2025年前十个月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293.2万辆,同比增长12.16%,零售销量224.2万辆,同比增长7.91% [31] - 新能源汽车前十月销量超1100万辆,同比增长32.75%,3-10月零售渗透率连续八个月超50%,最高达57.80% [31] - SUV车型前八月销量729.60万辆,同比增速10.64%,领先于轿车(9.08%)和MPV(5.10%),成为关键竞争赛道 [35] - 高端市场新能源化加速,C级车中新能源销售占比从2022年18%升至2025年10月63%,国产新能源品牌在30-80万价格区间对传统豪华品牌形成快速替代 [40][42] 激光雷达需求驱动 - 激光雷达成本从数万元降至2000-3000元,并进一步下探至千元级,助力其向20万元以下车型渗透 [43][48] - 2025年1-6月中国乘用车激光雷达前装搭载量104.39万颗,同比增长83.14%,2024年1-11月搭载量131.4万颗,同比增长191.5% [53] - NOA功能普及驱动需求,2025年1-4月高速NOA标配渗透率12.6%,城市NOA标配渗透率2.8%,10-20万价格区间成为核心普及领域 [56][57] - AEB强制国标将于2028年实施,激光雷达可提升AEB安全车速上限约50%,进一步巩固其作为高阶智驾核心设备的地位 [66][69] - L3级自动驾驶加速量产落地,预计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5.26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36.32亿美元 [74][78] Robotaxi商业化进程 - 国内Robotaxi车队规模持续扩张,小马智行、文远知行车队超700辆,萝卜快跑超1000辆,2025年上半年小马智行Robotaxi收入326万美元,同比增长179% [81] - 核心零部件成本大幅下降,激光雷达成本降幅超50%,小马智行第七代Robotaxi硬件成本从100万元降至27万元,未来三年有望再降30%-40% [89] - 政策支持加码,L4级自动驾驶获准在五个试点城市开展全域商业化运营,并取消安全员强制随车要求 [84] - Robotaxi运营成本预计从2023年4.5元/km降至2026年与网约车相当(约1.8元/km),2030年进一步降至1.0元/km [92] - 预计Robotaxi全球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1.6亿美元增长至2035年4627亿美元,潜力巨大 [98] 投资建议与相关标的 - 建议关注两条主线:国内豪华SUV头部车企如赛力斯、长城汽车;激光雷达与Robotaxi产业链龙头企业如巨星科技、宇瞳光学 [4][105] - 赛力斯为国内高端SUV龙头,华为深度合作伙伴,2025年上半年营收624.02亿元,问界M9在50万以上市场表现领先 [103] - 长城汽车实施SUV“硬派豪华”与“智能豪华”双线布局,2025年第三季度单车平均指导价突破18万元,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同比增长超40% [104] - 巨星科技通过并购整合强化激光雷达业务,宇瞳光学提供激光雷达关键光学部件,车规级转镜反射率超98% [101][102]
汽车行业投资策略:乘用车市场销量持续增长,关注激光雷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