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报告对2026年食品饮料行业持乐观态度,认为消费基本面有望筑底企稳,当前机构持仓处于低位,板块配置价值凸显 [1][12] - 投资主线围绕三条展开:业绩确定性高的白酒及饮料龙头、受益于原奶周期反转且股息率较高的乳制品、以及仍处高速成长期的量贩零食和魔芋制品等细分赛道 [12] 行情回顾 - 2025年初至11月7日,食品饮料板块绝对收益为-6.0%,在31个行业中排名垫底(31/31),主要受传统消费疲软及禁酒令影响 [16] - 子板块表现分化显著,保健品、软饮料、零食涨幅靠前(分别为14.5%、10.9%、8.3%),而白酒、啤酒、调味品则表现不佳(分别为-11.3%、-15%、-7.1%) [19][21] - 市场偏好集中于渠道创新驱动(如万辰集团涨幅126%)和新品放量预期(如会稽山)的公司 [20] - 2025年第三季度食品饮料板块基金重仓持股占比降至6.4%,超配比例降至2.4%,回落至2017年水平 [23][26] 白酒行业 - 行业处于周期底部,呈现低预期、低持仓、低估值状态,近两个季度报表快速出清,2025年第三季度板块营收和利润均下滑约20% [1][27] - 分价格带看,2025年第三季度高端酒、次高端酒、区域地产酒营收增速分别为-15.1%、-14.4%、-38.9% [27][29] - 批价方面,高端酒下跌显著,公斤茅台、精品茅台、飞天茅台批价同比分别下降19%、17%、27%,截至11月8日25年原箱茅台批价降至1685元 [46][48]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白酒上市公司市占率从2016年的21.1%提升至2024年的55.1% [54][58] - 趋势上呈现四大特点:份额向头部名酒大单品集中、产品向"低度化"和"年轻化"探索、酒企普遍采取"控量稳价"策略、即时零售等新渠道快速增长(如美团闪购618期间白酒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倍) [53][59][61][62][63] - 展望2026年,在"反内卷"政策推动通胀温和回升(2025年10月核心CPI同比升至1.2%)及美元宽松周期开启的背景下,板块估值有望修复 [1][65][66][67] 啤酒行业 - 2025年销量表现平淡,结构性强于总量,预计2026年仍以结构性行情为主 [2][73] - 产品结构升级持续,中高端大单品如燕京U8增长势能延续,华润啤酒旗下喜力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超20%增长 [2][75] - 成本端维持低位,大麦价格同比仅上涨4%,包材价格稳定,预计2026年成本环境依然有利 [2][76][78] - 盈利能力处于向上通道,主要驱动力来自8-10元价格带产品扩容及费效比提升 [2][80] 乳制品行业 - 布局2026年原奶周期反转机会,当前奶价(3.06元/公斤)已低于全社会牧场平均完全成本(3.30元/公斤) [3][87] - 供给端持续去化,2025年1-4月每月去化3-4万头奶牛,预计2026年去化趋势延续;需求端随着深加工产能投产有望恢复增长 [3][86][88] - 若奶价回升,下游乳企毛销差有望提升,上游牧场盈利能力将改善 [3][89] - 高股息提供安全边际,伊利股份TTM股息率达6.2% [3][93][94] 软饮料行业 - 2025年行业公司表现分化,占据强势增长赛道的东鹏饮料营收、净利增速持续保持在30%以上,而部分区域性饮料公司仍处调整期 [4][95][97] - 功能饮料赛道空间广阔,减糖型产品是未来方向,2024年中国减糖型能量饮料占比仅0.68%,远低于美国的53% [4][100][103] - 包装水赛道格局生变,娃哈哈调整为农夫山泉、华润饮料等龙头提供了份额修复机会 [4][104][107] - 估值方面,东鹏饮料2026年预期PE为24倍,处于2019年以来3%的低百分位 [4][99] 零食行业 - 新渠道驱动力强劲,零食量贩渠道2019-2024年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高达91.3%,门店数量翻倍增长 [5][115][117] - 万辰集团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4.15%,规模效应下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提升至12.14%和5.15% [5][108][112][113] - 魔芋制品等高景气品类保持增长,盐津铺子凭借"大魔王"单品推动营收增长 [5][108][113] - 行业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0.97%,但净利率同比微降0.54个百分点至11.43% [5][108][111]
食饮年度投资策略:稳基调黎明将至,抱主线向阳而生
国投证券·2025-11-26 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