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作为产业发展新增长的现状与未来
长江证券·2025-11-26 23: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维持 [3] 报告核心观点 - 新能源产业当前面临全球竞争力突出与供需矛盾导致的盈利承压并存的现状,未来将通过迈向高质量发展、企业出海以及业务延伸来打造新的增长点 [5][7][31] 现状:全球竞争力突出,供需矛盾导致盈利承压 - 全球光伏需求高速增长,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预计接近600GW,过去5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3%,但供给端快速扩张导致各环节产能均超过1000GW,产能利用率大幅下降,硅料环节甚至低于50% [9] - 全球锂电渗透率从2018年的2%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超过20%,伴随储能装机快速提升,需求稳增,但量价齐升引发扩张周期,导致供给过剩和产能利用率下滑 [15] - 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全球具备技术领先、产能领先(光伏、锂电大多数环节全球占比70%-90%以上)和成本领先三大竞争优势 [21][23][25] - 受产能过剩影响,行业盈利承压,光伏制造企业自2023Q4起已连续8个季度盈利承压,锂电产业链盈利磨底已接近3年,2025Q3产业链量利同比有所改善 [26][27][28] 未来:迈向高质量发展 储能解决消纳问题 - 当前新能源发电渗透率约20%,消纳瓶颈出现,十五五期间电改加速、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成及储能等发展将提升消纳能力 [33][35] - 国内储能需求高增,2025年1-9月累计备案1125GWh,同比+137%,1-10月累计中标343GWh,同比+212%,预计2025年总备案规模达1600GWh,2026年装机有望超300GWh,同比翻倍 [51][53] - 电力市场改革推进,现货市场套利空间扩大(如2025年1-7月山西平均价差达428.6元/MWh)及容量电价政策出台(如山东、甘肃等省已明确机制)将支撑独立储能收益率抬升至6-8%或更高 [36][37][39][41][46][47] - 储能需求爆发助力锂电产业链回暖,2025年国内规模以上企业储能电池产能利用率达79%,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2025Q4行业整体开工率约86% [59][61][64] 破除内卷式竞争 - 国家层面自上而下推动治理光伏等行业“内卷式”竞争,聚焦价格治理(要求不得低于成本销售)和产能治理(多晶硅能耗标准趋严、推动整合) [65][67][74] - 治理措施已见效,主产业链成交均价普遍上移,硅料N型复投料价格从低点3.44万元/吨涨至5.32万元/吨,2025Q3硅料硅片大部分公司实现扭亏 [68] - 多晶硅能耗新标(如棒状硅1级能耗拟从≤7.5kgce/kg-Si修订至≤5kgce/kg-Si)严格执行后,国内多晶硅有效产能预计降至约240万吨/年,较2024年底下降16.4%,改善供需格局 [74][77] - 风电行业亦签署自律公约抵制低价恶性竞争,央企招标规则变化推动风机价格提升 [80][84][86] 企业谋求出海带动量利齐升 风电出海 - 海外陆风市场空间可观,亚非拉地区陆风新增装机预计从2023年14GW增长至2028年26GW,年复合增速约13% [90][92] - 海外海风市场到2030年欧洲、亚太(不含中国)装机目标分别约146.4GW、60.6GW,预计2026年海外海风有望爆发 [91][92] - 欧洲海风单桩基础供需偏紧,2025-2027年产能利用率预计分别为97%、112%、86%,欧洲管桩巨头Sif 2025Q2单吨加工费达986欧元/吨(折合人民币超6900元/吨),处于历史高位 [94][97][98] - 海外业务盈利能力更优,国内企业如大金重工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达45.9%,海外业务毛利率38.48%,显著高于国内业务的22.50% [102][103] 电力设备出海 - 美国缺电刺激电力设备需求,测算2025-2030年储能容量总需求达1199GWh,年化复合增速56.0%;变压器容量总需求达2264GW,年化复合增速34.0% [105][106] - 海外电力设备需求旺盛,国内企业订单持续验证,全球头部电气设备企业相关业务盈利能力快速提升 [108][116][117] - 国内电力设备企业海外营收占比提升,如思源电气、金盘科技2024年海外业务占比分别为20%、29% [118] 业务延伸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 固态电池在材料、设备环节带来增量产业机会,优势在于能量密度大和安全性高,但产业化仍面临挑战 [122][123][126] - BC电池在龙头公司推动下渗透率持续提升,BC组件效率保持领先,隆基BC2.0产能在25年底达50GW,爱旭ABC组件已体现超额盈利优势 [127][128][131][132] - 人形机器人处于“0-1”量产关键节点,特斯拉链领先,预计26年实现万台级出货,27年达十万台级,核心硬件(执行器、丝杠等)市场空间广阔 [133] - AIDC(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电气设备出口机会显现,全球数据中心新增装机预计从2025年12GW增长至2030年69GW,国内产业链在服务器电源、UPS等环节积极布局 [135][137][138] - AI算力推动北美储能需求超预期,若2025-2030年完全解决缺电问题,对应储能年化需求可能达200GWh,2025H2相关项目加速规划落地 [140][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