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结合回归树的 BL 资产配置模型的实践运用
爱建证券·2019-08-27 00:00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Black-Litterman模型(BL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BL模型结合了投资者的主观观点和市场均衡回报,形成新的预期回报向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历史数据的依赖[6][7][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核心参数: - 风险厌恶系数(λ\lambda):衡量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公式为 λ=μBσBWmktΣWmkt\lambda = \frac{\mu_B}{\sigma_B \sqrt{W_{mkt}' \Sigma W_{mkt}}},其中μB\mu_BσB\sigma_B分别为基准指数的均值回报和标准差,Σ\Sigma为样本的协方差矩阵[23] - 市场均衡回报向量(Π\Pi):公式为 Π=λΣWmkt\Pi = \lambda \Sigma W_{mkt}WmktW_{mkt}为市值权重[23] - 观点矩阵(PP)、观点值(QQ)和观点不确定性(Ω\Omega):用于表达投资者的主观观点及其不确定性[20][21] - 先验分布信心常数(τ\tau):通常取值在0.01到0.05之间,或根据样本大小计算τ=1/Obs\tau = 1/Obs[22] 2. 贝叶斯法则:结合市场均衡回报和主观观点,形成新的回报分布,公式为: μbl=[PΩ1P+(τΣ)1]1[PΩ1Q+(τΣ)1Π] \mu_{bl} = [P' \Omega^{-1} P + (\tau \Sigma)^{-1}]^{-1} [P' \Omega^{-1} Q + (\tau \Sigma)^{-1} \Pi] Σbl=Σ+[(τΣ)1+(PΩ1P)]1 \Sigma_{bl} = \Sigma + [( \tau \Sigma)^{-1} + (P' \Omega^{-1} P)]^{-1} [15][19][47] 3. 优化权重:基于新的回报分布,优化资产权重,约束条件为权重和为1且非负[47] - 模型评价:BL模型的优点是可以灵活地加入主观观点,减少对历史数据的依赖,但主观观点的准确性对结果影响较大[7][51] 2. 模型名称:结合回归树的BL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回归树模型估计宏观经济变量与大类资产回报之间的关系,生成BL模型的主观观点(QQ)和观点不确定性(Ω\Omega)[2][35]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回归树模型: - 回归树是一种监督学习算法,适用于处理变量间相关性较高的情况,计算过程快速[2][24] - 通过分支条件(如减小均方误差)生成叶子节点,最终输出预测值[31][33] 2. 主观观点的生成: - 自变量为10个宏观经济指标(如GDP、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因变量为四类资产的回报(权益、固收、货币、商品)[36][38] - 使用回归树模型训练样本内数据,预测样本外资产回报,生成QQ[44] 3. 观点不确定性的生成: - 使用线性回归的标准化残差的方差作为Ω\Omega[44] 4. 结合BL模型:将回归树生成的QQΩ\Omega输入BL模型,完成资产配置[44][47] - 模型评价:结合回归树的BL模型在资产配置中表现较好,能够为主观观点提供科学的定量支持[2][49]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BL模型 - 区间回报:约49%(基准为中证时钟配置策略指数)[47] - 最大回撤:约7.88%[47] 2. 结合回归树的BL模型 - 区间回报:约74%(同期沪深300为29%,中证时钟配置策略指数为49%)[47] - 最大回撤:约13.71%(同期沪深300为40.56%,中证时钟配置策略指数为7.8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