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21126_开源证券_金融工程专题报告_长端动量2.0:长期、低换手、多头显著的量价因子_金工研究团队_20221126
开源证券·2022-11-26 00:00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长端动量1.0因子 - 因子名称:长端动量1.0因子 - 因子的构建思路:通过剔除高振幅交易日的涨跌幅数据,去除过度反应的影响,从而捕捉A股市场中的动量效应[3][1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步骤1:对选定股票,回溯取其最近160个交易日的数据[17] - 步骤2:计算股票每日的振幅(最高价/最低价-1)[17] - 步骤3:选择振幅较低的70%交易日,涨跌幅加总,得到长端动量因子[17] - 因子评价:有效捕捉A股市场中的动量效应,分组收益分化且单调性良好,多头组收益显著高于其他组[16][17] 长端动量2.0因子 - 因子名称:长端动量2.0因子 - 因子的构建思路:在长端动量1.0因子的基础上,通过剔除涨跌停及停牌交易日数据,并对日超额收益进行反转中性化处理,进一步提升因子有效性[19][2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步骤1:对选定股票,回溯取其最近160个交易日的数据[19] - 步骤2:剔除涨跌停及停牌交易日数据[19] - 步骤3:计算股票每日的振幅:(最高价-最低价)/前收盘价[19] - 步骤4:选择振幅较低的70%交易日,日超额收益(涨跌幅-市场涨跌幅均值)加总,记作αRetlow\alpha Retlow[19] - 步骤5:αRetlow\alpha Retlow作20日反转中性化,得到长端动量2.0因子[19] - 因子评价:相比长端动量1.0因子,长端动量2.0因子有效性显著提升,收益表现稳健,且与基本面因子兼容性良好[23][55][57] 行业长端动量因子 - 因子名称:行业长端动量因子 - 因子的构建思路:将个股长端动量2.0因子值按自由流通市值加权聚合,构建行业因子值,用于行业轮动策略[6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将个股长端动量2.0因子值按自由流通市值加权聚合,得到行业因子值[63] - 因子评价:具备行业轮动能力,收益表现显著优于行业等权组合[63][66] --- 因子的回测效果 长端动量1.0因子 - RankIC:4.01%[17] - RankICIR:1.76[17] - RankIC胜率:74.36%[17] - 多头年化收益:16.41%[17] - 月均换手率:35.7%[17] - 多空年化收益:10.94%[17] - 年化IR:1.75[17] - 最大回撤:10.57%[17] - 月度胜率:68%[17] 长端动量2.0因子 - RankIC:6.92%[23] - RankICIR:2.75[23] - RankIC胜率:79.49%[23] - 多头年化收益:20.26%[23] - 月均换手率:34.28%[23] - 多空年化收益:18.09%[29] - 年化IR:2.61[29] - 最大回撤:8.45%[29] - 月度胜率:75.9%[29] 行业长端动量因子 - RankIC:6.72%[63] - RankICIR:0.84[63] - RankIC胜率:60.19%[63] - 多头年化收益:12.64%[66] - 月均换手率:22.72%[66] - 多空年化收益:14.28%[63] - 年化IR:1.04[63] - 超额年化收益率:5.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