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行业快评报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万联证券·2024-03-07 00:0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为十大政府工作任务之首 [1] - 高尖端科技领域亟需突破,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2] 报告内容总结 新质生产力发展 -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1] - 数据要素、智能制造等先进生产概念均属于新质生产力范畴,在传统工业基础上,新质生产力强化了数据、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1] 科技自立自强 - 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因素还大量存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如半导体产业链发展仍面临关键设备及材料的"卡脖子"问题、人工智能算力底座建设仍面临高端硬件配套不足问题 [1] - 要在高尖端科技领域突围,应当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社会创新资源,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加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进而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 企业创新驱动 -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通过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8.6% [2] - 2024年工作任务中,将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深化产学研用结合,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牵头重大攻关任务,同时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 [2] 投资建议 - 关注新质生产力有望激活数字要素等先进生产要素的发展潜能,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 [2] - 关注高水平科技逐步突破,集成电路先进制程迎来广阔的国产替代空间 [2] - 关注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将推动国内AI产业链加速建设,带来国产算力、存力需求的高增长 [2] 风险因素 - 技术创新不及预期 [2] -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2] - 贸易摩擦加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