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司简评报告:新材料业务持续推进,静待瓶片周期企稳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4月26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2023年营收172.25亿元同比微降0.59%,归母净利润3.81亿元同比下滑53.73%;2024年一季度营收36.23亿元同比下降18.29%,归母净利润-7850.16万元同比止盈转亏[3] - 瓶片行业周期低谷,2023年国内聚酯瓶片产能增至1661万吨同比增长34.93%,内外盘平均加工费分别下滑49%和48%,公司聚酯瓶片毛利率降至4.16%,但公司产能210万吨/年,2023年产量217.48万吨、销量243.61万吨,产销率达112%[3] - 公司围绕多方向培育新材料项目,全年新增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与华润集团其他业务单元和阳普医疗合作研发进展顺利[4] - 新材料产业化顺利推进,特种聚酯PETG产销率达133%,热塑性复合材料项目拓展客户,PET发泡项目送样,自研rPET产品通过测试并签合作协议[4] - 调整2024 - 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9、5.75、7.2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28、0.39、0.49元,对应PE为33.19X、24.21X、19.27X,维持“买入”评级[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1 - 2026年主营收入分别为(未提及)、125.85亿元、173.27亿元、172.25亿元、175.61亿元、178.51亿元、180.7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65%、37.68%、 - 0.59%、1.95%、1.65%、1.26%[6] - 2021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未提及)、4.82亿元、8.24亿元、3.81亿元、4.19亿元、5.75亿元、7.22亿元,增长率分别为52.02%、 - 23.33%、 - 70.83%、 - 31.47%、26.36%、27.13%[6] - 2021 - 2026年EPS分别为(未提及)、0.32元、0.55元、0.26元、0.28元、0.39元、0.49元,市盈率分别为(未提及)、28.85X、16.89X、36.50X、33.19X、24.21X、19.27X,ROE分别为7.81%、11.86%、5.31%、5.55%、7.12%、8.28%[6] 资产负债表预测(单位:百万元) - 2023 - 2026年资产总计分别为10494.64、11124.35、11663.66、12324.10,负债合计分别为3318.88、3572.14、3595.52、3607.79,股东权益合计分别为7175.76、7552.21、8068.14、8716.31[8] 利润表预测(单位:百万元) - 2023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224.98、17561.08、17851.08、18076.08,净利润分别为379.22、418.28、573.27、720.20,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381.13、419.23、574.57、721.83[8] 现金流量表预测(单位:百万元) - 2023 - 2026年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分别为(未提及)、 - 261.27、997.12、695.95、853.54,投资性现金净流量分别为(未提及)、 - 347.37、 - 24.11、 - 84.11、 - 64.11,筹资性现金净流量分别为(未提及)、 - 90.75、 - 44.73、 - 47.39、 - 59.82[8] 主要财务比率预测 - 2023 - 2026年成长能力方面,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未提及)、 - 55.46%、12.71%、37.48%、25.85%,EBIT增长率分别为(未提及)、 - 55.91%、23.80%、37.02%、25.67%,EBITDA增长率分别为(未提及)、 - 46.41%、17.08%、27.53%、20.63%,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未提及)、 - 53.74%、10.00%、37.05%、25.63%[8] - 2023 - 2026年盈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未提及)、4.66%、4.72%、5.78%、6.76%,净利率分别为(未提及)、2.20%、2.38%、3.21%、3.98%,ROE分别为5.31%、5.55%、7.12%、8.28%,ROA分别为3.63%、3.77%、4.93%、5.86%,ROIC分别为(未提及)、4.97%、5.92%、8.42%、10.63%[8] - 2023 - 2026年估值倍数方面,P/E分别为36.50、33.19、24.21、19.27,P/S分别为0.81、0.79、0.78、0.77,P/B分别为1.94、1.84、1.72、1.60,股息率分别为0.00%、0.30%、0.41%、0.52%,EV/EBIT分别为37.05、24.57、17.20、12.91,EV/EBITDA分别为25.72、18.04、13.56、10.61,EV/NOPLAT分别为49.79、32.00、22.30、16.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