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结新星,逐日前行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给予"买入"评级 [76] 报告的核心观点 异质结具备工艺性能优越性 - 异质结工艺流程简化,仅有4步,较PERC和TOPCon大幅减少 [32] - 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及组件功率高于TOPCon [34][35] - 异质结还具备双面率更高、无PID/LID、无LeTID等优势 [39] - 异质结与钙钛矿电池叠层可实现向第三代电池技术平滑过渡 [38] 异质结各环节持续降本 - 拉晶端:异质结专用硅棒导入可期 [40][41][42] - 硅片端:薄片化持续推进,切片仍有成本下降空间 [43][44][45] - 金属化环节:短期0BB+银包铜快速导入,长期电镀铜技术逐步成熟 [46][47][48][49][50] - 靶材:降铟、无铟推进靶材降本 [51][52][53] - 设备:异质结整线设备投资额有望进一步降至3亿元以下 [54][55] 210大尺寸市场空间明确,公司积极推进产能建设 - 210尺寸Perc电池在Perc中占比超25%,约存在50GW的替代空间 [55] - 公司眉山+南通基地总规划20GW产能,落地产能稳步推进 [60][61][62][63] 绑定头部客户订单充足,多方融资促进后续扩产 - 公司与头部客户签订多个大单,充分保障异质结出货 [64][65] - 公司通过增资引战、定向增发等方式补充资金,扩产后劲十足 [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