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4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实现良好开局,GDP同比增长5.3%,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效果逐步显现,融资总量稳定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汇率基本稳定,但经济发展仍面临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下阶段将保持货币政策稳健性,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第一部分 货币信贷概况 - 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月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1万亿元,3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1.5% [10] - 金融机构贷款量稳价降:3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9.2%,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9.6%,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6.5%、20.3%,3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73% [12][13][18] - 货币供应量与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8.3%,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2.9万亿元 [28][30] - 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3月末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较上年末升值2.4%,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较上年末贬值0.2%,跨境人民币业务收支基本平衡 [33][34] 第二部分 货币政策操作 - 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春节前投放跨春节流动性1.4万亿元,季末加大逆回购操作规模,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7天期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均值为1.87%,在香港发行3期共70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 [38][39] - 开展常备借贷便利和中期借贷便利操作:一季度累计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1.9万亿元,常备借贷便利累计开展操作62亿元 [40] - 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2月5日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1万亿元,降准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7.0% [41][42] - 继续完善宏观审慎制度和管理框架:发挥宏观审慎评估导向作用,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 [43] - 发挥货币政策结构优化作用: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养老金融、房地产市场等领域发展 [44][45] - 提升信贷政策服务质效:提升民营和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养老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金融服务质效 [46][47] - 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因城施策调整首套房贷利率下限 [48] - 深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汇率制度,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49] -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强系统性风险监测评估,筑牢金融安全网 [52][53] - 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服务能力:推进高水平开放试点优化扩围,优化涉外支付服务,深化对外货币金融合作 [54][55] 第三部分 金融市场运行 - 金融市场运行概况:货币市场利率回升、交易活跃,债券发行利率回落、发行量增加,票据融资稳中有降,股票市场成交量增加、筹资额减少,保险业保费收入增加、资产增长加快,外汇即期交易回落、掉期交易上升,黄金价格上涨、成交活跃 [58][59][75] - 金融市场制度建设:推动人民币债券成为离岸市场合格担保品,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规范发展,推进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制度建设 [81][83][84] 第四部分 宏观经济分析 - 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全球经济总体延续复苏态势,增长分化加剧,通胀压力缓解但回落速度或不及预期,美欧降息时点不确定,潜藏金融风险 [86] -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经济实现良好开局,消费、投资、进出口稳定增长,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财政收入下滑、支出稳定增长,就业形势总体改善,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新能源发电和高技术制造业发展良好 [94][95][104] 第五部分 货币政策趋势 - 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展望: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巩固增强,有利条件较多但也面临挑战,物价将保持温和回升态势 [109][110] -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保持货币政策稳健性,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包括保持融资和货币总量合理增长、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导向作用、把握好利率汇率内外均衡、深化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 [112][113][115]
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2024-05-11 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