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力设备行业跟踪报告:整体业绩承压,电池环节盈利提升
万联证券·2024-06-05 19:30

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给出的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2023年,下游终端需求增速放缓,上游碳酸锂材料价格下行,叠加产业链内部竞争加剧,锂电产业链进入增速回落期,各环节产品价格下滑,产业链整体业绩承压。[13][14][15] 2. 产业链内部盈利分化明显,利润从上游向下游转移,电池厂商盈利较好,正负极材料等中游厂商盈利水平下滑明显。[16] 3. 2024年Q1,随着前期高价库存消纳完毕以及产品价格逐步企稳,中游材料厂商毛利率环比有所回升,下游电池厂商盈利在终端需求回暖支撑下保持稳定增长。[22] 4. 展望后市,随着上游碳酸锂价格企稳,终端下游新能源车销量回暖,锂电中游材料厂商业绩今年有望企稳改善,电池环节盈利有望持续增强。[54] 分组1 电池环节 1. 2023年,电池环节营收、利润表现较好。2023年,电池环节营收5558.37亿元,同比增长19.08%,归母净利润488.77亿元,同比增长33.59%。[16] 2. 2024年Q1,电池环节营收同比小幅下滑,归母净利润稳定增长。2024年Q1,电池环节营业收入为1124.78亿元,同比下降10.7%,归母净利润为117.66亿元,同比增长5.38%。[27] 3. 电池环节龙头公司市占率提升,竞争优势凸显。2024年Q1,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装车量达到60.1GWh,同比增长31.9%,市场份额增长至37.9%。[31][32] 4. 电池环节毛利率持续上升,头部公司毛利率领先。2024年Q1,电池环节毛利率为23.60%,其中宁德时代、派能科技等头部公司毛利率达26.42%、35.76%。[33][34] 正极材料环节 1. 2023年,上游碳酸锂价格下行叠加供需不平衡,正极材料价格大幅下降,厂商整体营收、利润承压。2023年,正极材料营收为1631.03亿元,同比下降25.99%,归母净利润为-14.62亿元。[16] 2. 2024年Q1,正极厂商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毛利率环比有所回升。2024年Q1,正极环节归母净利润为-3.53亿元,毛利率为5.78%,同比下降1.89pct,环比上升3.67pct。[36] 3. 正极材料价格企稳,铁锂正极需求增速较高。2024年Q1,正极材料-磷酸铁锂价格均价为4.38万元/吨,正极材料-三元6系均价为13.48万元/吨。[37][38] 4. 三元正极毛利率相对稳定,铁锂正极毛利率回升。2024年Q1,铁锂正极公司毛利率明显回升,三元正极公司毛利率则相对稳定。[39] 分组2 负极材料环节 1. 由于新增产能快速释放,行业呈现阶段性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市场竞争加剧导致负极材料公司业绩承压。2023年,负极材料营收为688亿元,同比下降5.56%,毛利率为21.15%,同比下降3.38pct,归母净利润为50.95亿元,同比下降47.79%。[40][41] 2. 负极材料毛利率整体稳定,头部公司毛利率领先。2024年Q1,负极材料公司毛利率为21.56%,其中璞泰来、尚太科技、贝特瑞毛利率分别为31.35%、26.64%、20.99%。[41][42] 3. 负极产品售价持续下行,负极材料公司持续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23年Q4,负极材料公司合计计提资产减值13.35亿元。[44][45] 其他环节 1. 隔膜环节技术壁垒较高,但由于新增产能释放,行业内盈利空间收窄。2023年,恩捷股份和星源材质的毛利率和归母净利润均有所下降。[49][50] 2. 结构件环节业绩稳健增长。2023年,结构件公司实现营收409.11亿元,同比增长161.66%,归母净利润13.05亿元,同比增长17.20%。[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