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预计公司24 - 26年EPS分别为1.87(维持)、2.29(-2.14%)、2.81元/股(新增),给予2024年公司35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为65.45元(-10.29%) [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吸附分离材料行业领先企业,生命科学产品品系丰富且营收增速快,超纯水制备树脂材料产业化,盐湖提锂项目处于收获期 [2][20][33] 公司介绍 - 公司成立于2001年,2015年创业板上市,从事吸附分离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及相关配套系统装置和一体化解决方案,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18年盐湖卤水提锂订单带动系统装置增长 [3] - 公司实控人为寇晓康和高月静夫妇,分别持有公司24.5%和12.96%股份,二人专业背景深厚,全资子公司高陵蓝晓和蒲城蓝晓分别从事吸附分离材料及系统装置、吸附及离子交换树脂业务 [17] 公司业务情况 吸附分离材料业务 - 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包括生物医药、金属、食品等多个领域,有30多个领域、200多个系列产品 [6] - 2020 - 2023年产能从增长,2022年设计总产能增至5.00万吨/年,产量也持续增长,2023年产量为4.93万吨,采取以销定产模式,2022年产能利用率达96.91% [29][31] 系统装置业务 - 是重要盈利部分,2023年盐湖提锂占系统装置收入的63%,系统装置实现营业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盐湖提锂系统装置收入5.2亿元,环保领域系统装置增加明显 [8] 生命科学业务 - 提供多种吸附分离树脂品种,如层析介质、固相合成载体等,2020 - 2023年复合增速达45.45%,2023年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40%,受GLP - 1市场拉动,固相载体需求增长 [34][36][12] 水处理及超纯化业务 - 高端水处理树脂需求量上升,公司喷射法均粒技术有工业化优势,2022年以来在电子级和核级吸附分离材料领域商业化销售,向京东方等供货,2023年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22% [46][47][12] 盐湖提锂业务 - 吸附法提锂有优势,国内盐湖锂资源丰富,公司盐湖提锂项目处于收获期,截至2023年末已完成及在执行项目共12个,合计碳酸锂/氢氧化锂产能8.6万吨,5个已投产运营 [50][52][54] 公司财务情况 - 2019 - 2023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速达25%,基本仓业务复合增速30%,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30% [10] - 2019 - 2023年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8.34%、45.73%、42.8%、49.83%、43.97%,毛利率提升得益于高毛利品种和成本控制 [13] - 研发费用整体呈增长态势,2019 - 2023年分别为0.62、0.55、0.77、1.21、1.47亿元 [14] 行业情况 吸附分离材料行业 - 吸附分离材料合成和应用技术不断提升,下游应用领域拓展,主要分为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树脂、螯合树脂和酶载体树脂 [22][25] - 行业内企业分跨国企业、国内有实力公司和中小规模企业三类,公司凭借性价比和技术服务优势突破国际厂商封锁 [28] 生命科学领域 - 下游多肽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多肽类药物市场规模将增长至6752亿美元,中国将增长至182亿美元 [39] - 国内色谱填料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到49亿元,微载体市场规模2025年有望达到39亿元,进口替代空间大 [43][44] 水处理行业 - 2020年全球净水器市场规模约为901亿美元,预计2021 - 2025年间将保持11.5%的复合增速 [46] 盐湖提锂行业 - 现有提锂方法有沉淀法、萃取法、煅烧法和吸附法,吸附法有选择性好、效率高、工艺简单等优点 [50] - 全球锂资源主要赋存于盐湖卤水和矿石中,中国盐湖资源约占全国总储量的80%以上 [52]
蓝晓科技:国内吸附分离树脂龙头,高端应用产品逐步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