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财报表现 - 2025财年第四季度营收393.31亿美元,同比增长78%,净利润220.66亿美元,同比增长72% [1] - 数据中心业务收入355.8亿美元,同比增长93.32%,占营收主导地位 [1] - 2025财年总营收1304.97亿美元,同比增长114%,净利润728.80亿美元,同比增长145% [1] 英伟达业务动态 - CEO黄仁勋表示Blackwell AI芯片需求强劲,已大幅增产 [2] - 盘后股价震荡微跌,市场对财报反应分化 [2] - 黄仁勋认为竞争对手即使免费提供芯片,仍无法在总成本上超越英伟达 [46] 段永平对英伟达的观点 - 长期护城河存疑,不确定10年后市场地位能否维持 [3][12] - 认可CUDA生态价值,但担忧替代方案可能出现 [13][14] - 认为科技公司难懂,因产品非消费品且技术迭代快 [11][15] 段永平投资策略 - 聚焦10年以上长期价值,仅明确看好苹果和茅台 [5][15] - 2025年1月加仓腾讯和茅台,腾讯股价当日反弹1.14% [6][24] - 通过卖期权被动调整仓位,如苹果减仓因call被行权 [9][21] 腾讯与茅台投资逻辑 - 持有腾讯超7年,认为其商业模式成熟但未达"重注"标准 [7][32] - 茅台1400元/股区间具备长期抗通胀属性,十年维度看涨 [11][13][17] - 腾讯目标市值6000亿美元,当前5923亿美元接近预期 [20] 拼多多与其他持仓 - 因创始人黄峥投资拼多多,但承认商业模式未完全看懂 [25][26][31] - 加仓西方石油因跟随巴菲特,神华因行业逻辑 [50] - 持仓调整体现"不懂不做"原则,如减苹果因被动交割 [23] 行业竞争格局 - 微软、谷歌、亚马逊等巨头自研AI芯片挑战英伟达 [42] - AMD、Intel及初创公司Cerebras等推进替代方案 [42] - 黄仁勋承认竞争激烈,但强调CUDA生态和性能优势 [43][46] AI行业趋势 - Blackwell芯片推动生成式AI向物理AI演进 [47] - 自动驾驶、机器人、工业优化将成为核心应用场景 [47] - 量子计算实用化仍需15-30年,GPU仍是主流 [47]
业绩依然坚挺!段永平:英伟达很难看懂的并不是短期的增长,而是长期的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