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产业链企业赴港上市热潮 - 2024年底开始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多家企业集中赴港上市[2] - 包括宁德时代、龙蟠科技、中伟股份等A股上市公司筹备A+H上市 同时正力新能、海辰储能等选择港股作为首次IPO地点[4] - 行业覆盖电池制造(宁德时代)、材料(中伟股份)、回收(金晟新能源)、设备(先导智能)及终端应用(奇瑞汽车)[5] 港股上市核心优势 - 港股透明高效的上市流程和国际融资便利性助力锂电企业全球化布局[3] - 港交所"18A章节"允许未盈利高增长企业上市 金晟新能源2024年转道港股上市[6] - 国际资本属性帮助企业绕过外汇管制 直接支持海外工厂建设(如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和资源收购(中伟股份印尼镍矿)[7][8][9] 企业具体融资动向 - 宁德时代港股IPO拟募资50亿美元 其中30亿美元(60%)投入欧洲100GWh产能基地[8] - 先导智能计划募资5亿美元用于扩建海外研发中心和本土化服务团队[9] - 格林美推进海外回收基地建设 目标2026年形成30万吨/年退役电池处理能力[9] 行业背景与上市动因 - A股IPO收紧 截至2024年底超200家企业排队 北交所占比40%[6] - 锂电行业2023-2025年进入调整周期 企业盈利承压(金晟新能源毛利率从2021年16 7%降至2023年-5 6%)[6] - 港股提供多元化国际投资者 帮助细分龙头获取全球资金支持[7] 全球化战略案例 - 宁德时代与Stellantis采用技术入股+长期订单模式 实现从供应商到利益共同体转型[8] - 中伟股份通过港股融资强化对印尼20万金属吨镍矿产能的控制[9] - 蜜雪冰城港股IPO创纪录 认购倍数达5125倍 冻结资金1 77万亿港元[3]
锂电池企业“扎堆”港股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