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揭露快递「涉诈」:不止韵达,涉诈包裹已入侵快递行业
韵达股份韵达股份(SZ:002120) 36氪·2025-03-24 08:10

快递行业涉诈现象分析 - 核心观点:快递行业成为诈骗信息传播渠道的现象日益严重,韵达因加盟商管理漏洞被监管部门立案调查,反映出行业普遍存在的安全监管缺失和网点盈利压力问题 [3][4][11] 诈骗包裹特征与趋势 - 诈骗包裹通常包含廉价物品(湿巾/洗衣粉)和诱导扫码的诈骗传单,收件人多为非主动购物人群 [1][8] - 诈骗形式升级:从简单返利诈骗演变为针对性诈骗(如课程退费),诈骗包裹多从福建/广东/山东/浙江等地区集中发出 [9][11] - 前韵达员工透露:2022年起日均拦截诈骗包裹达十余件,同类问题在其他快递企业同样存在 [11] 行业管理漏洞根源 - 网点盈利压力:电商压价导致单件快递利润低至1-2元,部分网点为冲量对可疑包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14] - KPI考核弊端:总部设定的揽收指标迫使网点通过刷单或承接非常规包裹完成任务 [15] - 检验流程形同虚设:快递员因工作量大、收入低,普遍未执行寄件检验规定 [15] 信息泄露与监管应对 - 近三分之二受害者收到寄往历史地址的诈骗件,反映个人信息通过快递渠道批量泄露 [17] - 韵达回应:已对涉事加盟网点整改,承诺加强培训与查验流程,但未提出具体防泄密措施 [5][19][20] - 行业监管升级:国家邮政局首次因涉诈问题对企业立案调查,释放强化安全管理的信号 [3][4] 行业影响与挑战 - 加盟制管理缺陷:韵达事件暴露总部对加盟商安全管理的失控,需重构责任追溯机制 [4][14] - 成本与效率矛盾:严格查验将增加网点运营成本,需配套激励机制才能落实 [15][20] - 技术防范缺失:行业尚未建立有效的诈骗包裹识别系统,依赖人工拦截效率低下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