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行业现状 - 激光雷达行业经历剧烈整合,2018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公司近百家,到2023年剩下不到10家 [3] - 禾赛科技实现全年盈利,而海外同行如Ibeo破产、Velodyne和Ouster合并求生 [3] - 德国老牌企业Ibeo被美国MicroVision收购,但MicroVision自身连续亏损五年 [3] 技术路线与市场应用 - 激光雷达最初主要应用于L4自动驾驶(占比6%)和地形测绘/工业(占比87%),2021年全球出货量仅27.3万台 [7] - 2022年新能源车销量突破1000万辆,乘用车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首次超过L4自动驾驶 [8] - 激光雷达在辅助驾驶中作用关键,有效探测距离达200米(摄像头仅100米),支持130km/h车速下的AEB功能 [3] 成本与商业化挑战 - Velodyne 64线激光雷达曾售价8万美元/台,交付周期半年 [4] - 2021年搭载激光雷达的乘用车价格普遍在40万元以上,车型不足20款 [7] - 激光雷达成本构成中收发模块占比60%,Velodyne HDL-32E需集成32组收发器 [15] 技术突破与降本路径 - 芯片化技术使禾赛科技发射端驱动电路成本降70%,接收端模拟电路成本降80% [17] - 2024年激光雷达价格降至200美元,比亚迪20万级车型和零跑B10(12.98万元)实现标配 [13] - 固态/半固态方案替代机械式激光雷达,解决车规验证难题 [17] 中美市场差异 - 海外企业战略失误在于押注欧美市场,而中国成为最大下游市场 [19] - 特斯拉坚持纯视觉路线,2024年投入30-40亿美元GPU(含8.5万块H100)研发替代方案 [27] - 中国车企激进推动智能化,激光雷达成本下降速度超预期(实际降幅达400倍vs马斯克预期的100倍) [28] 行业横向对比 - 碳化硅行业出现类似案例:Wolfspeed因中国公司扩产导致产能转移,800V碳化硅电动车价格下探至20万 [29] - 新能源车供应链重塑过程中,中国公司在三电系统/智能化环节占据核心地位 [29]
激光雷达的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