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对储能行业的影响 - 美国对等关税叠加后储能各环节税率分别为:储能电池/系统64.9%(预计2026年达82.4%)、锂电材料80%-84.8%、逆变器81.5% [4] - 东南亚国家关税同步上调:越南46%、泰国36%、柬埔寨49%、马来西亚24%、印度尼西亚32% [5] - 行业观点分化:部分认为影响可控因中国储能企业已通过全球化布局降低北美依赖(如阿特斯通过合同条款分摊成本、孚能科技以欧洲市场为主) [2],另一部分担忧成本优势稀释及美国税收抵免政策取消可能重构全球市场格局 [3] 中国企业应对策略 - 国际产能布局:超10家头部企业规划全球产能638GWh(美国占比31%),2026年投产以对冲关税窗口期 [5] - 市场多元化:加速拓展非美地区储能市场,降低单一市场依赖 [5] - 技术路线创新:布局钠电池及固态电池研发,试图绕过锂电池关税限制 [5] 美国市场供需动态 - 美国90%电池储能系统(BESS)依赖中国电池,短期内难替代(LG、三星磷酸铁锂产能2026年才起量) [7] - 特斯拉占美国储能系统集成市场40-50%,主要采用宁德时代电池,关税或推高其Megapack和Powerwall价格 [7] - 政策窗口期效应:2025年北美或现抢装潮,短期支撑中国锂电池出口 [8] 经济性测算与供应链合作 - 关税传导后IRR变化:从中国进口储能系统IRR由16.9%降至8.2%,电芯+本土生产IRR由17%降至12.8% [9] - 中国企业2025年后将分批向美国交付电芯,累计规模达100GWh [10] - 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投产Megapack以维持非美市场竞争力,美国第二工厂计划受关税影响尚不明确 [8]
关税82.4%!中美储能企业:博弈格局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