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搞芯片关税,毫无益处?
美国半导体关税政策分析 - 美国政府计划审视半导体和电子供应链 可能对进口芯片征收关税 年进口额约300亿美元主要来自东南亚 [1] - 征收关税难以促进本土制造回流 因美国缺乏劳动密集型封装和组装能力 反而可能加速制造环节外迁 [1] - 考虑实施"组件关税" 按设备中外国产芯片价值征税 类似iPhone组件关税计算方式 [1][2] 供应链现状与影响 - 中国大陆芯片在美国供应链占比不足3% 对其征收组件关税相对容易执行 [2] - 中国台湾和韩国仍是高质量芯片主要产地 短期内无替代方案 新建芯片厂需多年时间 [2] - 全面实施组件关税将导致电子产品大规模增税 可能将美国经济推入衰退 [2][3] 政策目标与矛盾 - 对中国大陆芯片征税成本较低 但特朗普政府目标不止于重构中美贸易关系 [3] - 若目标是制造业回流 对中国台湾芯片征税或推动台积电扩大在美投资 但建设周期长 [3] - 半导体自给自足目标成本极高 关键制造设备依赖日本荷兰进口 反增本土制造成本 [3] 行业发展趋势 - 台积电计划在亚利桑那州生产30%的尖端2nm芯片 反映企业加速多元化布局 [3] - 美国AI发展依赖大量算力 最成功企业极度需要芯片 自给自足代价惊人 [4] - 更可行路径是建设全球性芯片产业 兼顾可靠性与效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