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小鹏汽车在CVPR 2025上首次验证了Scaling Law在自动驾驶VLA模型上的有效性,展示了其"自动驾驶基座模型"的技术突破[1][46] - 公司通过720亿参数的云端VLA大模型+车端蒸馏小模型架构,实现了无规则代码托底的纯AI司机能力,决策丝滑度显著超越传统方案[4][30][42] - 新技术路线突破L2端到端局限,以"世界模型+强化学习"构建具备链式思考(CoT)能力的AI驾驶系统[18][38][40] - 量产车G7搭载3颗自研图灵AI芯片(2200TOPS),成为首款实现"VLM大脑+VLA小脑"架构的L3级AI汽车[22][53][55] 技术架构 - 云端基座模型:720亿参数VLA大模型,骨干网络采用LLM架构,已训练2000万条30秒视频片段,验证Scaling Law效应[30][43][46] - 车端部署:通过知识蒸馏将云端能力迁移至车端小模型,解决直接训练小模型的模态坍塌问题,实现5天/次迭代周期[42][46][47] - 世界模型:开发中的实时建模系统可生成corner case训练数据,模拟智能体博弈行为,强化基座模型能力[39][40] - 芯片算力:自研图灵AI芯片单颗等效3颗主流芯片,G7搭载3颗达2200TOPS,超算集群达10 EFLOPS(效率90%)[50][51][53] 能力验证 - 无规则驾驶:完全依赖基座模型完成加减速、变道绕行、红绿灯等待等任务,无紧急避险动作[4][7][14] - 复杂场景:成功通过福州特殊路口(两树间车道)、雨天窄路违停绕行、施工区突遇汇入货车等极端场景[15][17][11] - 决策优势:相较传统方案(触发急刹概率高),新系统在目标距离/速度临界区间仍保持丝滑通过率[15][17] 行业突破 - 技术路线:首创"云端大模型+车端蒸馏"架构,突破L2端到端黑箱局限,实现可解释的链式思考能力[23][26][60] - 量产应用:G7成为行业首款搭载VLM(车辆大脑)+VLA(运动小脑)的量产车,定义AI汽车新标准[55][56][57] - 通用能力:技术体系已扩展至机器人、飞行汽车领域,形成具身智能统一解决方案[64][65] 数据表现 - 训练数据量达2000万条30秒视频片段[43] - 云端模型参数量720亿,车端模型通过蒸馏实现能力迁移[30][42] - 超算集群算力10 EFLOPS,迭代周期5天/次[50] - 量产车G7算力2200TOPS(3颗自研芯片)[53]
Scaling Law首次在自动驾驶赛道被验证!小鹏汽车CVPR演讲详解:AI「吃」下6亿秒视频后,智能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