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格局重组 - 全球制造业格局重组将持续10-15年[1][15][16] - 中国制造业过去20年通过代工和完备供应链成为"世界工厂"[2] - 2010年代欧美推行"中国加一"战略 印度和东南亚成为新目的地[3] - 2022年是关键节点 供应链移动从政治家行为变为企业家共识[3][16] 中国企业出海挑战 - 海外文化差异显著 墨西哥工人效率仅为中国1/10[6] - 比亚迪巴西工厂因追求"中国速度"被叫停[6] - 宁德时代德国工厂遭遇200人规模合规稽查[6] - 隆基美国光伏工厂面临环保抗议 尽管环境达标[6] 海外市场认知误区 - 人均GDP指标存在局限性 越南滚筒洗衣机渗透率5年达60%[7][8] - 非洲市场潜力被低估 华通线缆在坦桑尼亚实现高利润[7] - 越南产业升级加速 纺织业准入门槛已高于20年前中国[8] - "鸡尾酒模型"更适合分析复杂市场 如越南的三层消费结构[8] 出海成功要素 - 外派管理者是关键 模塑科技墨西哥工厂通过本地化扭亏为盈[9][10] - 万朗在墨西哥发现包装材料新业务机会[11] - 优秀外派管理者需具备双向信息过滤能力[11] - 联想建立"拿破仑蛋糕"式管理层结构 实现深度本地化[11] 产业转移规律 - 蜡烛产业转移越南后仍保持竞争力 美国同行反而倒闭[13] - 产业转移三要素:供应链丰富度/产品模块化/人力培训难度[14] - 中国可能出现"骨质疏松"现象 但不会完全空心化[14] - 低空经济等跨领域创新可激活存量产业[14] 全球贸易新格局 - 国家间大额贸易逆差不再被接受是重组根本动力[15][16] - 墨西哥20%关税仍低于中国45% 区位优势明显[15] - 中小企业需警惕"观望风险" 可能永久失去供应链卡位机会[17] - 2022-2037年是关键窗口期 企业需建立长期战略[15][16]
对谈林雪萍:全球供应链正在重组,中国工厂要抓紧卡位丨小猎犬号
晚点LatePost·2025-03-31 19:58